雨枫文档文档大全心得体会内容页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2024-03-04 06:40:01心得体会打开翻译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篇

  1、我们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或者学到的知识必须在生活中合理应用才能显示它们应有的力量。知识本身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和自尊水平等,可见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充分的理解它,能够合理的解读它,同时对知识应用所涉及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两者相结合就为我们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主动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至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把所学内容的实质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表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感觉可以应用的地方写下来,进行重点的挖掘和探索,让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更深入和充分。第二阶段是制定知识的应用方案,安排练习时间,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构想,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解读是否合理,对解读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思考纠正,重新修改应用方案进行验证,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只有完成了这两步才算达到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

  3、我们应该学会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安排进行积极心理休息,积极心理休息和拖延的区别在于,积极心理休息是有规律的,受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小段时间回顾总结经验,或者调解心情,缓解疲劳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段工作或学习中。而拖延是顺从自己内心的分心冲动而失去控制,占用了本该用来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4、安静的力量:

  4、1我们通常都是在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的时候才被动的进行反省,在这种反省中,我们很可能进入一种叫做自我倾注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把注意力投向了自己的内部,反复回忆分析引发消极情绪情境的一些细节,使这种消极情绪被加强而不是消弱,容易沉陷在这种消极感受和导致消极感受的想法中。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主动的反省,在自己心情平静的时候进行反省,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观现实上,针对面对问题进行反省,这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减少错误归因,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

  4、2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人生经验的获取是在你尝试分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应该保留的时候,也就是进行分析思考的时候,这些一般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的自省的时候,有时候急着做事反而不如做完一件事后稍事休息,让心情平静下来认真的反思一下效果好,也就是说我们最好养成经历、享受安静和反省的行为模式。安静为我们进行内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因为这种反省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进行思考时,我们在脑海中重放素材时,我们更容易保留和记住之前的经历,积累对人生有益的经验。

  5、快乐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也就是说是由我们对事物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感受而定,而不是由社会地位、银行存款等外部条件所决定。幸福是一种终生的追求,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幸福没有客观标准,只是某种比较方式下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否幸福也取决于我们采取哪种比较方式,我们只能追求更幸福。

  6、常识并非那么平常,特别是应用于实际,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常识更平常,学习的目的是用于自身的转变,没有转变就没有成长,那些快速见效的说法都是皇帝的新衣,是不存在的,是过高的承诺和过低的兑现,真正起作用的都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能经常的记起这些常识,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解除那些阻碍我们对已熟知事物产生新的认识的认知束缚,解除我们从已熟知事物中获取益处的情绪束缚,纠正和改变那些束缚我们的行为习惯,促成我们自身的转变和成长,那么这些常识就会显得不平常。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7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解到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的心理学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等等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盯)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mmlhalyi于20xx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2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换了个角度去理解心理学对于人的作用,传统心理学更多是基于心理疾病的模式去寻求归因,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的力量,更重要的在于心理学并不是只为“病人”服务,应该为普通人提升幸福感、愉悦感提供思维源泉,使普通人生活得更有意义。

  特别有悟的是三点,第一,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世界上有痛苦和人类的缺点,而是认为美好与卓越和疾病与悲痛都是真实存在的;第二,心理学对目前已经有幸福感的人更有效,因为虽然对这些人有较少的改善空间,但相对他们携带的包袱更少,也有更多的技能和资本让心灵之旅走得更好。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倡畅所欲言和思想和心灵探索,但也强烈推荐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例如:感谢信vs宽恕信、娱乐vs善举、时间的礼物等等。也提炼出不少实验论证的效应来解释一些心理学应诉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如峰终理论、曝光效应、捐赠效应等。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尊重人的精神和自尊,不把人类当作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来研究,区别主要在于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变坏和变好的能力,美好生活知识一种选择;积极心理学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数据中获取,也可以从个案研究、访谈、大众普查、历史资料分析中获取。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包括主观感受、还包含生物学唤起的特殊形式,思想爱你个和行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在于,积极情绪一般不与特殊的行为倾向相关,但积极情绪扩大了我们的选择范围(注意力宽度更宽了、记忆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更流畅了、对知识的感受性增强了等等),更多对未来有决定作用;积极情绪也能够消除消极情绪所导致的生理学反应,如焦虑等。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篇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好书。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本书,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本书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正如专家所言,它与其说是门科学,毋宁说是一场运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积极而又富于建设性的态度。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凡事要往好里想。当然,是严谨的,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就教育方式而言,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与积极思想所相背的模式,是一种以悲观和否定的态度去进行的教育的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如下几点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有助于教师心理调适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因此命名为“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觉得非常合理。书中采用了一些心理测量工具和训练程序,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学习者进行练习。并且有很好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辅导,以便使我们这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知识,学会运用有关策略进行心理调适。

  书中介绍了“学习能力感”概念、“习得性无力感”等相关内容。其实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介绍的有关“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纳入到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之中。其中的情绪管理能力部分对于我们这些中学教师非常受用。情绪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一方面能够在适当场合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善于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例如,在正式聚会当中,适当表达喜悦的情绪,在悲伤的葬礼上适度表达悲伤的情绪,在人际冲突中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善于调节气氛激发他人的积极情绪或者善于安慰他人的消极情绪。情绪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种能力组成: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开放心情的'能力;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成熟地进入或远离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相关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会结合书中的方法与实际情况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到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我们不仅是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还是他们性灵的创造者,更是他们灵魂的塑造者。我会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减轻他们的压力,同事缓解自己。希望我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上,他们的学习,精神能更上一层楼。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3篇

  读了《教师心理调适和积极心理学》这本书,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实践、教师职业幸福感、习得性无力感与习得性乐观、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与压力应对这五个专题的学习,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借助专家的指点,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尽可能完整、完善。

  一、使人学会积极地面对现实。

  从寻找问题的积极意义,减少对过去的`消极情绪。积极的面对过去—生活满意点理论及其启示。学会对过去的感恩。

  二、对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的指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存在。家庭领域、交往领域、工作领域。尽管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各不相同,幸福感又属于我们个人主观的体验,但对于我们成年人而言,这三个生活领域的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最为强烈。

  职业幸福感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职业活动是生活中的核心内容,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从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其整体感水平都将受到消极影响。

  二、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

  1、对工作性质的爱:爱教育。

  2、对工作对象的爱:爱学生。

  3、对工作材料的爱:爱知识。

  三、幸福生活的原理。

  1、平衡现在和未来。

  2、从困难和挑战中获得幸福。

  3、承担起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责任。

  四、打造自身的幸福潜能。

  1、智慧。

  2、勇气。

  3、仁爱。

  4、正义。

  5、节制。

  6、精神卓越。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4篇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单腿直立站在街上,许多人来到他身边围观,那个人抱怨自己的腿非常的酸痛,周围的好心人都为他出主意。一个医生说,我这里有止疼片,你吃下去就好了,那个人吃下止疼片后说疼痛没有了,但是腿很僵硬;一个按摩师说,我来给你按摩一下,那人按摩之后说自己感觉上身的压力很重;一个和尚说,那你就想象自己是一片羽毛,能飞起来,这样就会感觉很轻,那人想着想着差点摔倒;这时一个孩子走过来告诉他,你为什么不用你的另一条腿呢?这个故事里有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它告诉每个人更好的调动他最大的资源。用积极、全面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他的问题。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的人,而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通过学习这份积极心理学的材料,我感到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的一段文字给了我极大感触:作为老师,我们对学生的关注不只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我们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帮助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并帮助学生看到自身的这些力量和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掘潜能,利用积极力量来完善自己。平时我在教室里确实关注多的是学生的问题,孩子们周记里反映的也大多是班级里不好的方面。有时默写或测试下来或某个学校活动中虽然有表扬的人,但多数会强调某某人如何不认真准备,导致成绩不理想或影响了班级形象等等。挖掘的负面的东西比较多。我确实需要动脑筋改变策略了。但如何下手呢?很幸运的是在这份材料的后面提供了五个活动,这五个活动大同小异,主旨都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建自信,帮助他们认识到消极自我认识的危害及消除方法,进一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从而积极应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这些活动的可操作性都很强,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对于我今后方法的改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5篇

  20xx年塞里格曼和契克岑特米哈伊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积极心理学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探索人类幸福和快乐的奥秘,并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我们都知道,心情的好坏可以影响着我们做事情的效率。学生学习也是一样,没有好的心情,学习会下降。快乐的学习,不仅记忆深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教育也倡导快乐学习,在玩中学习。积极心理学是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把它应用在教育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等。

  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

  1.培养自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

  2.坦然面对挫折,学会乐观自信。

  3.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

  4.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

  5.实现多远价值,幸福胜于成功。

  一、培养自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目,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很大,希望他们都能出人头地、望子成龙。从小,家长就把孩子以后的路都铺了起来,上什么样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步一步都是家长安排好的。孩子要做的,就是学习,除了学习以外,孩子不会做任何事情,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意识,不能独立生存,对于家长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所以,要培养他们自主意识,实行自我管理,塑造独立人格。

  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弗兰克尔认为,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尽管在很多时候,外部环境支配着人,但是怎样对环境进行反应却是由我们个人决定的。无论我们的外部环境是如何的,我们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选择改变的方式和立场。我们自身的决定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懂得运用自己的选择自由,就能促进自己的人格健康发展;如果他们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利,只会跟着父母的意识走,就会妨碍人格的健康成长。自我选择后,还要学会自我的'管理,当孩子选择了一条路,他们还需要学会独立面对和处理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事情。要学会从四个方面进行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技能管理和财务管理。

  二、坦然面对挫折,学会乐观自信。

  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心烦气躁,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当代学生,从小父母就铺好道路,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比普通人的反应会更大。学生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挫折呢?主要是学习上的挫折,人际关系上的挫折和情感上的挫折。

  当代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工作,每一步父母都给安排好了,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着父母的意愿去生活和学习。他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不敢去面对,有的还消极处理这些挫折,似的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恶性循环之后,他们就完全的消极小去。当代学生要学会去面对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顺风,有时候也会有逆风。父母虽然都安排好了,但是以外总是会出现在人生中。顺利,我们知道去面对,那么也要学会面对挫折。乐观自信是打败挫折的最好武器,化悲观自卑为乐观自信。首先要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让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看到它的光明之面。然后改变消极自卑的行为方式。在生活4 和学习中,坦然面对任何事情,主动和别人交往、公共场合大方不回避等,积极融入到集体当中。

  三、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每个人来讲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生活的需要 , 更是走向社会的需要。交往效果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尽快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适应人际环境。如果能主动交往,热情待人,豁达处世,尽快与大家融为一体,便可顺利打开局面,尽快消除陌生感,适应人际环境。同时,可以增进团结,有利集体。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同学之间会齐心协力,学习高效而愉快。反之,人际关系紧张,必然内耗丛生,强散无力,缺乏生机。怎样做才能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呢?

  自信的态度,于相对成功的人士而言,他们不会随波逐流或唯唯诺诺,有自己的想法与作风,但却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极为罕见。他们对自己了解相当清楚,并且肯定自己,他们的共同点是自信,日子过得很开心,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会沟通的人。体谅他人的行为。这其中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经营“人”的事业过程中,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惟有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四、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

  认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人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作为人是何以存在、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怎样存在的,而且要探索自己作为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应当怎样存在。通过这种探索,以便进行自我塑造,使自己更好地存在下去。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并不满足于既有的现实生活和现实存在状况,并不停留在已经成为的东西和已经成为的样子上;他总是力求创造新的生活,创造新的存在状况,使自己在规定性上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开发你的潜能,你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会越用越强。相反,如果你抱着消极心态,不去开发自己的潜能,那么只有叹息命运不公,并且越来越无能!开放潜能有个前提,就是认识自我,当你看清楚自身之后,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潜能,把它开发出来,就能成功。

  五、实现多远价值,幸福胜于成功。

  我们的人生价值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是好的成绩,有的认为是好的生活,有的认为是有金钱和地位等等。我们的人生价值只有一方面么?不,我们可以拥有多远价值。我们在实现这一个价值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另外一个或者多个价值。这样,就有多个支柱去支持我们获得幸福感。

  人的生存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在现在的社会,很多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很多的物质财富,其实,幸福是我们的感受,可能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让我们获得幸福的感觉。成功是我们的追求,可能成功了,我们也感受不到幸福,有时候也会觉得失落。幸福,胜于成功。

  幸福胜于成功,那么我们只需要享受幸福,不追求成功了么?不是的。成功是目标,幸福是过程,是成功的源泉。幸福带给我们快乐、满足等积极的情绪,让我们有更多的力量为我们的目标去努力。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6篇

  一分钟扫除“坏情绪”

  研究长寿的专家指出: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

  学家把人的情绪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如、喜悦等);另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如悲伤、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摆脱不愉快的情绪呢?

  该发泄时就发泄

  最明智做法就是别抑制它,任其发泄几分钟,但要设定好自我放纵的界限。趁身旁无人时哭上几声,或拍打一下桌椅,跺一跺脚,你的心情会变得好起来。

  向倾诉

  当你把和一起分享时,很多人都会觉得;当你把痛苦向倾诉时,痛苦就会减轻。因此,当你的坏情绪涌上心头时,不妨先做做深呼吸,伸伸懒腰,之后给打一个电话随便聊聊,你的坏心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化解。

  “装出”一份好心情

  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老是想像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就十有八九真的会到来。装出好心情会让你的坏情绪在不觉间悄悄溜走。一个人在抑郁的时候,可以多回忆愉快的时光,还可以用微笑来自己,要尽量多想的事情。高声朗读也会有帮助的,只是读书时要有表情,还要选择振奋精神而非抑郁的读物。

  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不愉快时,不妨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以忘掉烦恼。实在不能投入工作,就去帮同事的忙,烦心事很快会被你的忙乱冲掉。

  采取直接行动

  为一件事烦恼可能会花几天,而行动起来解决它只要几分钟就够了。比方说,求职面试后你迟迟得不到通知,你为此心神不宁。别烦自己了,马上打电话给面试你的人事主管,不管是福还是祸,你的紧张心情总会有个着落。

  转移注意力,暂时置身事外

  当你因某事烦恼时,最好使自己暂时忘记它,转移注意力,或者干脆暂时放下手上的一切,舒缓一下紧绷的心情。如你可以花些,到公园或树林里走一走,享受林间、溪流或池塘的安详与静谧。或者,你也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清晨的沐浴,让清水流过脸颊,滑过身体,驱散所有的烦闷,仿佛重新获得了……

  听听的音乐

  音乐是心灵的阳台。很多资料表明,音乐能人的情绪。轻松、欢快的音乐总能带我们到老家,不管心情有多坏,只要听一下自己的曲子,你就会感受到你那愉快的心跳。当然,当你放声高唱出来,你的心情会变得更好。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7篇

  积极心理学,以前的我并不是很了解,总以为心理学是一门学了之后可以看穿别人心事的神奇学科,于是抱着好奇的态度选修了一门学科,我开始渐渐发现,心理学更多的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放松自己。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老师放的视频,有关系吸引定律这个秘密,我觉得非常好奇,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但是看了几次之后,我觉得他们说的非常有道理,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心想事成吧。视频里面说了很多故事,犹唯记忆深刻的就是关于堵车的片段,他说你有没有觉得每次你迟到了或者是出门晚了,你就心想不要堵车堵车,可是偏偏赌的机率是90%,这就是吸引定律,你在想一件事,那么世界甚至宇宙都会改变。他无法判断是你想要还是不想,总之他被你所吸引了。

  我 感 觉 老 师 很 善 于 观 察 学 生。不 仅 仅是 观 察 学 生,观 察 身 边 的人,同 时也 包 括 观察自己。在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就是观察自己。良好的自我观察力能够是你及时的发现并抓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完善自己。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要注意时时刻刻锻炼自己的观察力。

  上了心理课我认为自我调节是心理学的重点,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放松自己,做瑜伽啊,多锻炼啊,与人友好相处。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微笑不仅仅能让对方感到放松,还可以让你充满自信。面带微笑,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人交往,使人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别人真正地接受。 微笑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你微笑时,别人喜欢你,同时微笑也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当你在工作生活中碰到困难,用微笑去处事应变迎接挑战,或许你会发现微笑能够解决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你带来成功。

  拥抱也是人与人交往间必要的方式。儿时多拥抱,成年压力小。美国埃默里大学一项动物实验发现,触摸和缓解压力之间存在重要关联,特别是在生命的早期,人类也是如此。儿时多拥抱可以使孩子进入成年之后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我记得特别清楚的就是老师说,轻轻抚摸会缓解我们的疼痛感。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皮肤加到一定温度的时候,我们会发出一种“哎哟”声。此时此刻,如果用刷子轻轻刷一下皮肤,疼痛就会减轻一些。看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父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摔倒会本能地把他抱起来或者主动吻一下,这样擦伤的地方会感觉好一些。位于利物浦的英国科学节日协会的人说,当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把手臂放在他的肩头拍一拍或抱一抱,对方也会觉得是一种安慰。在上心理课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对我来说是挺新奇的概念。

  心理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心理学与我的生活有着越 来 越 密 切 的 关 系,它帮助我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的日子,又走进第三个年头了,也许日子应该倒着来算了,就剩一年半的大学生活了。很多人不明白大学到底学到了什么,不都是在混日子吗?其实我觉得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了专业知识,像心理学这样的选修课我相信对我们的人生也是受益匪浅的。有些知识或许是不复习就会忘记,但是我觉得心理学本身的吸引性和老师上课的趣味性,这样接收下来的知识是不会忘记的,在今后的生活里都是有用武之地的,我之前在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其中有一门教育心理学,心理课的学习对于我学教育心理学非常有帮助,我深深的感觉到认真学习了解过心理学的老师和一般的老师在对待学生,教授学生的方式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我以后也会好好的研究心理学,我相信这对我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会保持对心理学的热忱,好好运用老师所教的心理学的知识,用心对待他人,对待自己。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8篇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外,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积极心理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针对中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比较适合这一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

  人们经常讲现在独生子女多了,逐步会在孩子中形成一种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些孩子不关心班级集体,自私自利。所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习惯、学会与人相处,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针对积极心理教育的特点,我上了一节《同学间的互助》的心理活动课。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朦着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谈谈感受,孩子说:“很害怕,怕撞到课桌上”。第二次,再请这位孩子朦着眼睛,然后请一位同学带着他走,再让他谈谈感受,孩子说“比起第一次不那么害怕了,因为同学搀着我的手,不会撞到东西”。为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理体验更加深刻,积极心理教育可以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作为主要手段。我在实践中反复做几次同一种游戏,让更多的孩子来体验,这两次走路的不同感觉。最后同学得出同一种结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即使有困难也能比较快的克服,还可以少走弯路。这也就是团队协作的魅力,也是我心理课要达到的目的。

  这一堂课既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又让学生懂得了帮助、关心他人的美德。可以说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经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是通过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对待生活,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9篇

  周末到校值班时来到阅读吧,在书柜中看到《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深深的吸引了我。作为教师,我们工作了一定的时间后,可能会对比较枯燥的工作感到厌倦,就需要用积极的心态处理一下,有利于我们的成长。看了这本书的第一篇《教师发展与积极心理学》,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调整作为我们教师的积极心态。

  一、教师的人才观

  教师要能敏锐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才能和优秀品德,并且在互动过程中进行培养强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

  1.调整情绪,将爱、包容发展为教师标志性性格力量。我们知道,作为教师的我们都不喜欢调皮捣蛋,学习不好的后进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后进生给我们制造了很多的麻烦。其实呢?我们在看待这些学生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的眼睛,看着他们就会心烦,情绪必然就会不好,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把爱和包容发展为教师的标志性的力量,因为这两种性格力量会让我们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被爱的感觉,给予他们更多的赏识和支持。

  2.立足发扬优势品德,避免让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砝码。把升学率和分数当做衡量学生的唯一砝码,这种价值取向的教师视野比较单一,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同时也容易忽略学生的优势特点,容易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挫败。积极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积极的人格品质,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多关注学生的积极方面,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学生得到关注就会更有利于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

  3.转变态度,积极面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我们的学生不是神人,所以每位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学生上课睡觉是课堂中常会出现的现象屡禁不止,但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态度会截然不同。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从多个角度考虑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其作出积极的解释,是教师自身和学生本人从问题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二、教师的职业生涯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而优秀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种满怀激情、积极投入的生活方式。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给出了我们一些启示:

  1.从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认清自己品格和能力的特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和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优势和才能的发挥是幸福生活的基础。而积极投入的教师生涯也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才能,入行之前,慎重选择是不可忽视的,入行前应该先了解自己的优势特质是否符合教师行业的发展要求,如果不符合,就应该重新进行规划,如果优势特征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那么就应该充分地发掘和展示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克服困难,积累成功的体验。

  2.在教育实践中体验成功,提升教师心理资本,促进教师积极投入。

  心理资本指可提升工作绩效与组织竞争优势的个体重要内在资源,包含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劲。教师心理资本作为教师教育工作中的内在积极力量,具有补充明显的补充能量以及动机激发功能,可以影响教师对工作意义的体验,对工作过程的坚持及工作责任感。

  三、教师的存在价值

  如果教师能够成为传播幸福的人,不仅自身拥有幸福,在生活中充满活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更有幸福感和创造活力,所以让学生因为教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教师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教师的工作首先应该是播种幸福,让学生因为教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也是教师获得幸福的源泉。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训练自己将看问题的角度聚焦在积极方面,从而更多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可以做以下的练习:

  (1)写感恩信;

  (2)每天回忆三件不错的事情。

  2.在工作,生活中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自己的潜能。教师在努力工作的时候,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看着他们走向美好的人生,而教师也就成就了自己幸福的人生。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关系可以住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表现,从而进一步促进积极的主观体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可以进行积极的建设性的回应的练习。

  4.要理解为了工作和学习而付出努力的意义和目标价值。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索工作和学习的意义,因为只有具体的探索过程,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师生领悟和掌握了真正的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体验。

  5.分享成就感。叙说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故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用自己的成功体验和成功实践来强化成就感。成就感对人幸福感的影响力最大,也是幸福感得以持久的关键。让学生获得幸福的时候,教师也一定很幸福,教师自己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样教师的幸福和学生的幸福可以构成良性的循环。

  四、教师的生活态度

  教师是人生发展中具有榜样的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生活,对全社会的人来说是一面镜子,当教师生活幸福,工作顺利的时候,说明我们社会发展文明和谐。快乐生活,积极工作是普通教师改变自己的重要途径。

  1.积极有规律地锻炼身体。

  2.保持规律而充足的睡眠。

  3.保持稳定的友谊。

  4.经常与好友聚会。

  5.为自己认定的有价值的目标努力工作。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在工作和生活中把自己最优秀的个性力量表现出来,努力工作,实现目标,人生将充满成就感与幸福感。

  五、教师的人格魅力

  心理健康是魅力人格的基础,如果心理不健康,是不可能成为学生家长和同事欢迎的教师。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是形成人格魅力的基础,需要较长时间的自我修炼。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自我调节,建立积极的关系资源,修复和提升自己,我们的关系资源永远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动力源,我们需要找到这样的资源。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寻找朋友或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家人和朋友对自己比较了解,所以寻找帮助的时候要重新思考这种关系,让家人和朋友表达对你的认识和看法。说出你的变化和进步,特别是重要的家人对自己的积极肯定与评价,你会获得意外的收获,也许可以冰释当年基于心中的不良感觉。

  3.寻求专业支持,比如寻求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是现代人科学解决自己成长的方法。

  4.寻找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

  六、师生关系的教育功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获得教育效果的基础,师生关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陪伴的功效。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做到了解学生,同时也要学生了解老师,让学生知道老师希望和欣赏的,他们也知道老师会生气,会难受。但是老师可以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分享成功的体会和经验,其次,要让学生知道每一个课堂都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于自己和人生是有积极影响的,也是很有趣的,在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课程将发挥不同的作用。第三是让学生知道老师的底线在哪里,懂得遵守原则,如果触犯了底线,大家都不会快乐。

  七、教师的生命诠释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校园相遇,能不能产生生命的共鸣?教师能不能对学生未来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关系到教育能否成功。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决定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所以选择合适的对象是重要的一步。

  其次,在叙述交流中引发来访者的反思,让他们看到自己积极的力量和积极的品质。

  第三,对叙事的记录要进行分析整理。

  总之,今天我们教师遇到了比以前更多的挑战,积极心理学给了我们新的视野和方法,我们一定可以从中获得推动教育发展的力量,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聚焦于消极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和失望,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积极心理学的人才观认为,所有的人才都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才取得了成就,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有努力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成果,开启新思维新方法,并运用于实践,才能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0篇

  消除抑郁的14种方法

  美国学者卡托尔认为,不同的人会进入不同的抑郁状态,但是他只要遵照以下十四项办法,抑郁的症状便会很快消失,这十四项办法包括:

  一、必须遵守生活秩序。与人约会要准时到达,饮食休闲要按部就班,从稳定规律的生活中领会自身的情趣。

  二、留意自己的外观。自己身体要保持清洁卫生,不得身穿邋遢的衣服,房间院落也要随时打扫干净。

  三、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决不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四、不得强压怒气,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

  五、主动吸收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六、建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接受矛盾,并自己。

  七、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你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八、对待他人的要因人而异。具有抑郁的人,显得对外界每个人的反应、几乎相同。这是不对的,如果你也有这种倾向,应尽快纠正。

  九、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

  十、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比较。如果你时常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作比较,表示你已经有了潜在的抑郁,应尽快克服。

  十一、最好将日常生活中的事记录下来。

  十二、不要掩饰自己的。

  十三、必须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要积极地开辟新的生活园地,使生活更。

  十四、与精力旺盛又充满希望的人交往。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1篇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无数人梦想着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即4分钟内跑完1英里。1945年,瑞典人根德尔·哈格跑出4分01秒4的成绩,此后没有人如此接近这个目标。在4分钟以内跑完1英里,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医生证明4分钟跑1英里,是人类能力的`极限。生理学家进行实验,在科学上展示证明人类能力极限,是4分钟跑1英里,不可能少于4分钟。跑手们证明了医生和科学家,证明了他们是对的,1英里跑4分钟2秒,4分钟1秒,但没有跑手能少于4分钟,从一英里跑计时以来。医生和科学家证明了跑手,运动员,世上顶尖选手又证明了医生们是对的。然后Roger Bannister出现,他说“4分钟内跑完是可能的,我要做给你们看”。说这话时,他是牛津大学的医学博士,也是一名出色的跑手,顶级跑手,但时间远高于4分钟,他的最好时间是4分12秒,自然没有人把他当真。但Roger Bannister坚持苦练,不比别的跑手练得更苦,但和世上别的跑手一样苦练,而且有进步,他突破了4分10秒,4分5秒,跑到4分2秒时停止,像所有人一样,无法低于4分2秒。他不是世上最好的跑手,但也是佼佼者,但他还是说“有可能,在这件事上人类没有极限,我们能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他坚持这么做,坚持练习,却一直失败。

  直到1954年,1954年5月6日,在重回故校时,Roger Bannister用了3分59秒跑完一英里,轰动一时,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科学遭到挑战”,“医生遭到挑战”,“不可能成为可能”,它成为梦想1英里。现在听这个,数十年来,自从开始1英里跑计时以来,没有人突破4分钟界限,那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在5月6日,Roger Bannister做到了。6周后,澳大利亚跑手John Landy,1英里跑了3分57。9秒。第二年,1955年,37名跑手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1956年,超过300名跑手突破4分钟界限。

  这是怎么回事?运动员们更加努力训练?当然不是,是有了新的技术,新的鞋子?不是,是信念,信念是多么强大,不是因为跑到那个时间,就说“不好,超过速度极限了,放慢速度吧”。根本不是那样,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最大可能,然而他们的潜意识限制了他们,阻止他们突破界限。那不是医生,生理学家和科学家们声称的身体界限,而是心理界限。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2篇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如下几点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有助于教师心理调适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因此命名为“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觉得非常合理。书中采用了一些心理测量工具和训练程序,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学习者进行练习。并且有很好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辅导,以便使我们这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知识,学会运用有关策略进行心理调适。

  书中介绍了“学习能力感”概念、“习得性无力感”等相关内容。其实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介绍的有关“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纳入到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之中。其中的情绪管理能力部分对于我们这些中学教师非常受用。情绪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一方面能够在适当场合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善于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例如,在正式聚会当中,适当表达喜悦的情绪,在悲伤的葬礼上适度表达悲伤的情绪,在人际冲突中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善于调节气氛激发他人的积极情绪或者善于安慰他人的消极情绪。情绪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种能力组成: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开放心情的能力;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成熟地进入或远离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相关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会结合书中的方法与实际情况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到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我们不仅是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还是他们性灵的创造者,更是他们灵魂的塑造者。我会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减轻他们的压力,同事缓解自己。希望我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上,他们的学习,精神能更上一层楼。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3篇

  这学期我在教学之余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对工作特别有帮助的书《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书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务教育。通过阅读本书,我有以下收获: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既包含了普遍性共同性的教育教学原理,同时又结合学科,针对学科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组织、调整与呈现,并进行教学。因此,学习此书,一举两得,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自己班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学科教学能力。

  一、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

  这本书强调了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心理学,知道了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优秀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时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了解孩子的内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学习也不例外。学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牵涉到整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比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构成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智力系统。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构成了与学习相关的动力系统。其中的动机则是学习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就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掌握某学科的知识就能胜任、驾驭的。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并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来实施教育教学策略。比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情绪、意志品质和最佳的学习时机,都要求教师采用最佳的手段以优化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这时,就需要了解学生赖以进行信息加工一些主要心理过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规律,以及相关非智力因素情况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这本书要通读,更要精读。自古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本书很有价值,对我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今后我还要继续研读它。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期对《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4篇

  读了《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书,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选择的都是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的原理。

  书中重点研究了23种教育心理现象,却全然没有一般心理学书籍那些枯燥难解的专业术语,没有刻板无趣的说教,读后感觉像是朋友之间的一次倾心交流。首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鲜活生动的学校典型案例,使我感觉到就像在倾听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然后作者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出发,通过列举心理原理相似的其他案例和心理学实验,对学校案例进行了深入而浅出的剖析。每每读到作者那些总结性话语的时候,都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书中除对案例的精彩剖析之外,作者还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对策非常实用易行,简直就是一线教师的管理宝典。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凭直觉判断,我们都认为我们自己是对的。但是我们的想法往往会藏着许多盲点。比如学生犯错违反了学校纪律,我们的做法就是批评,我们也认为这样做肯定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行为主义的“联结”和“强化”的观念。有些学生违反纪律是故意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如果教师给予不痛不痒的惩罚刚好满足了学生的意图,那么倒强化了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还比如,对一个犯错的孩子,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就是学生自己认错,学生不认错好像事情还没有完,学生态度变好了,自觉认错了,教育也就完成了。其实这里就藏着一个盲点,学生长此下去就会认为犯了错只有认错就可以,有些学生明明没有认识到错,为了逃避教师的批评,就会做表面上的认错。那么教师的行为就是诱发了学生撒谎。

  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看似普通的例子,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心理学知识。像书中提到的“破窗户理论”、“旁观者效应”、“虚假的一致”等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了解了这些心理学理论,对我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依“理”办事,有章可循。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约束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总是经历失败,那么对事情的兴趣就会大大下降,尤其是象学习这种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活动。而对学习一旦失去了信心,学习就很难进行下去,当然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所以,对于孩子,一定要更多的去给予鼓励,让他们自己品尝更多的成功,体验更多的成功后带来的喜悦。这样孩子才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动机,只有有了内在的动机和兴趣,学习才会变得轻松。同时体验了更多的成功之后,孩子才会更有信心,也才会更愿意去尝试困难,面对挑战,战胜自我,才会出现良性的循环和不断的进步。

  这本书提到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包括学生的,也包括教师自己的,通过读这本书,相信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更多的收获,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充实,这本书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5篇

  如何改变对任何事物的感受

  人是透过身上五种器官的搜集资料来认识周遭的环境,不过每个人都会偏重其中某一种器官,或者是一般所称之感元。譬如说有的人比较受他眼睛所见的影响,亦即视觉器官的功能居于这个人对外界认识的首要地位;另外有些人则较偏重使用听觉器官或触觉器官。

  每个感元下又可分为数个次感元,它们各司我们对外界所搜集资料的强弱变化,譬如说你可在心头思量某一个影像,然后就这个影像的某一角度(一种次感元)作某种程度的改变,使你因而有较先前不同的感受。

  当这个影像被你放亮一些后,你的感受很快地就会有所改变,这就是次感元的改变。理察?班德勒这位神经语言学的创始者,或许是最伟大的次感元专家了,他跟其他专家们所做的事可以上溯到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他是把人类认知方式归类成五大的创始鼻祖。

  透过次感元的有效控制,可以加强或减弱我们的感受,它的范围没有限制,可以是或沮丧,也可以是好奇或失望。要想了解次感元,我不妨用商品包装的条码来说明当更容易了解。

  这些条码事实上只是一些粗细不等的黑色直线条,不明内情的人可能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可是当它经过扫描机扫过之后,便可告诉电脑这个商品的名称、成本、售价、库存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次感元的作用跟商品条码颇有雷同之处,当我们把它们扫过那个称之为“头脑”的扫描机后,它们便会告诉头脑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样的感受以及该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条码编制方式,而所编制出来的项目表洋洋大观,每一种次感元都有它自己的主管范围。

  譬如说如果你较偏重于使用视感元的话,那么你对于某次经验的感受,很可能就是视觉次感元所搜集到有关大小、颜色、亮度、距离和位移的综合结果;又如果你较偏重于使用听感元的话,那么所得到的感受就是跟那个经验有关的音量、节拍、音调等次感元所测得的结果。

  如果说要想使一个人振奋的话,首先就得调好他的感元频道。偏重于视感元的话,那么就得提供能刺激他视觉次感元的因素;若是他偏重于听感元或触感元的话,那就得提供刺激他听觉或触觉次感元的因素;至于有些人可能就得三管齐下,先用视觉、再用听觉、最后用触觉,当这三类都用上了才能管用。

  一旦你了解了这些次感元对于人们认知上所扮演的角色后,便可从人们平常的谈话中测知他们较偏重于使用哪一类的感元,然后便可以投其所好。

  到底我们能使自己的感受改变到什么样的程度,就要看我们能把次感元改变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必须学会好好控制自己的次感元,让它们所呈现给我们的一切经验都对我们有帮助。

  譬如说你要好好审视一下某个令你头痛的问题,那么就不妨把这个问题摆在脑子里,然后臆想着把它拉远,接着你站在高处换个新的角度去看它,请问你这时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如何?对很多人来说,头痛的程度会减轻。

  现在你再把它拉近,使它变得更大、更亮,请问此时的感受又会怎么样?是不是感受更强了些呢?这种次感元的改变有点像是改变菜单中的莱色那样简单,它们确能改变你对于外界事物的最终感受。

  虽然在“激发心灵潜力”一书中我已经很详尽地介绍了次感元,在此我再重复介绍只是希望各位确实了解这一重要的改变利器。别忘了,只要改变了次感元,你便可在很短的内改变对于任何事物的感受。

  譬如说就以昨天所发生的某件事而言,如果你重新把它在脑海里呈现,把它慢慢推到几乎一英里之远,成为一个模糊的小点直至没人黑暗之中,请问此时这件事给你的是昨天发生的,亦或是觉得好像发生了好久?

  如果这件事给你的是个好的印象,那么就把它拉回来,否则就让它留在那里吧,谁希望一直记住那样的事呢?当你有一个很好的记忆时,就算是它发生于很久之前,好好地回想一下吧,把它拉到近前,让它变得更大、更亮、更立体、更富有色彩。

  现在请你跨进去成为其中的人物,请问此时你觉得它是发生于很久之前呢?还是它就发生于近前?你瞧,我们只要改变一下次感元,便可以把发生的都改变了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6篇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弊病在于过分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只是消除症状,修补缺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自身的性格优势。借助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对抗心理困扰、消除问题行为、建立抵御挫折、心理创伤和障碍的预防机制。“个人优势”概念的提出将让教师和学生都习惯去发现优势,而不是刻意寻找缺点。学校育人环境中不再是注重克服人的缺点,而是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人文精神。

  在《积极心理学—团队活动课操作指南》第一章中,主要围绕“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两方面来设计班队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设计活动的老师处心积虑的要学生认识自我,不仅要自我挖掘,还要让同伴挖掘。在学生对自己优势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优势发挥的余地和控制不好的后果。最后还以“模拟招聘”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优势和社会职业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分析和鼓励学生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己的优势立足社会。这一系列的活动设计不得不让我佩服这位老师,如此用心良苦的为学生树立心目中的微小自信。

  回顾自己开学以来在七1班的活动设计,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贴标语、做战旗、标榜样等,只是形式多停留在浅层次,没有太多的深化作用。记得在开学初分小组时,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下“我能为小组做什么?”大多数学生们的答案十分空洞,有的说:“我可以为小组争光。”“我可以为小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能为小组加分。”回答中丝毫看不到学生对于自己优势长处的描述。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一个回答就是“我能给小组人员提出他们想不到的阴谋诡计,我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还能为大家创造出一些好玩的东西。”至少我能从这个学生的回答中看出他很自信自己的鬼点子和鬼把戏。

  第一次阶段考试后,我觉着学生们彼此之间应该有更多地认识了,就重新规划他们书写小组的档案表,同样的列出了一项必填栏目:“你的优势”。结果仍然让我觉得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特殊性。很多学生甚至将自己的优势直接就表达成学科优势,“我数学好。”当然我不能否定他的这方面优势,可是总觉得我们的孩子缺乏对自己性格优势的判定和肯定。我想也许我们老师和家长也是有很大责任的,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路途中也许受到过老师的压制、也许受到过家长的谴责,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某些特性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长久之后,他们就失去了对自己这份特性的认同和骄傲,他们慢慢地变得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我班的何先文学生,先天的乐天派,无论何时都是咧着嘴乐呵呵的.,哪怕批评他,它具备一般学生没有的抗打击能力,也许会被一般人看成是傻乎乎的,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他的优势。他喜欢笑,我鼓励他学会各种类型的笑,告诉他要找机会在班里为他开一次个人表演会;他喜欢古代历史故事,我鼓励他看《三十六计》,告诉他要让他在班里搞一次三十六计的故事会;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会换来他多大的变化,但是我觉得这样做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这些都是他乐意去做的,这是他的个人优势。在我个人的教育理念中,我不拒绝个性,我更不会拒绝一些有特殊优点的学生,我的目标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他们的这种优势,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自己具有这样的优势,相信自己可以出色。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7篇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教人幸福的科学,是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积极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幸福。幸福=快乐+意义。比如当你打篮球赛时,打的当下是很快乐的,打完之后感觉今天很有进步,同时又得了奖,对这学期的考试可以加学分;那么这场球赛就是幸福感很高的事情;如果打完球很开心,但是却因为逃课而被老师发现,并通报学校批评,那么这是快乐但是没有意义的球赛,所以幸福感要打折扣。

  那么依据这个原理,学生要热爱学习,最后的方法是提升他学习时的幸福感,就是两个方面,一是要让他眼前很开心;二是要让他感觉学习后很有意义。

  东星教育在中小学辅导中加入哈佛研究证明有效的积极心里学,真正让中小学生摆脱传统的漫无目的的学习方法,让你的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设立内心有意义的目标,赢在幸福的起点!成为未来引领中国发展的精英人才。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8篇

  很荣幸能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今天的培训中,聆听了《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主编陈虹的精彩演讲。近四个小时的学习,让我进一步理解了“积极心理”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课间、课后还听到一些老师的不同观点,因此本人也想就这一天的学习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陈虹主编的讲座让我们对《积极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所谓积极心理学是对人类积极的正面的经历以及人的性格特征长处和福祉的科学研究。它也是对能给人、小组、和机构带来昌盛或使他们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环境、氛围和过程的学习。而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教育中,就是积极教育,所谓积极教育,其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心理活动。

  那么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曾经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呢?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犯的一点错误,就会横眉冷对,而且甚至会大打出手,棍棒出孝子,打骂才成人的思想曾经在许多家长的身上体现。

  对教师来说,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也曾让许多老师把自己高高的摆学生之上。

  随之以后出现的,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理论让我们的教师把学生当朋友看待让我们的老师与学生站在了同一高度。

  今天,新的教学理论让我们把学生托起,让学生占主体位置,教师作为主导,突出了学生的自我能力展示和自主学习的能效。

  那么这些经历让我们怎么样面对今天的教学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心理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作为学生,智力固然有着先天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后天的成功,作为家长的培养,作为教师的指导这些后天的因素应该起到了决定作用。而积极教育则是把孩子的优点突出出来,让孩子更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发展的优势。

  2、作为家长、教师如何发现孩子的长处,如何搜寻孩子的闪光点,如何适时的表扬,让快乐的心态伴随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成功中享受欢乐,在欢乐中争取成功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3、中国文化,博大精神,而语言是表达情感的首要表达方式。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表情下,不同的语气下说出来,所表达的意思会大相径庭。因此,作为老师也罢、作为家长也罢,用恰当的语气、合适的表情真诚的表达你的赞赏,在对孩子的积极教育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4、信任是交流的前提,因此在表扬孩子时要适、在批评孩子时要适度,用你的真诚换取孩子的信任自然,你的言行才能对孩子产生预期的影响。

  5、适度的批评(当然要注意时间、场合),让孩子在赞扬中夹点措折感,才能让孩子不会盲目自大,在成功中找到不足,也才能让他们有更高的目标。

  总之,我认为积极心理学是适合当前教育形势的一种教育心理学。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19篇

  今年我有幸拜读了任俊写的《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一书,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方法与手段,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相结合,诠释了心理学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品质,要求以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帮助人们更快乐、更成功、更健康。

  读完此书,给我的教育方式一次新的洗礼,我们应该基于儿童的心理视角,以儿童的积极体验为途径,以培养儿童的积极人格为目标,为孩子的未来指引一条走向幸福的大道,从而自己也能与孩子一起感同身受。其中的第五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儿童教育新思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做孩子积极的榜样

  我曾经看见一个班的“小助手”经常在讲台前拿着教棒教训学生,嘴里还时而说出一些难听的话语。问他为何这样,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理直气壮的说,我们班老师就是这样教育不听话的学生的。

  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上面的例子正是由于小学生往往将老师对事物的认识看成是唯一的真理,也习惯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十分完美的。因此,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到了下午地面上就有了纸屑,而且三番五次的教训他们要保持整洁,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但就是不管用,后来我就什么也不说,看到垃圾我微笑着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桶,持续一个星期,留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慢慢地发现我班的卫生变好了,再也不要我说教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生活中有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勤奋,孩子就明白了努力;老师艰辛,孩子就学会珍惜;老师尽责,孩子就明白做人要担当;老师冷静,孩子就学会观察;老师认真,孩子就学会方法;老师宽容,孩子就不会计较;老师开怀,孩子眼里快乐的事就多了;老师仁爱,孩子的心一定是宽广,善良,充满阳光的。

  二、留给孩子教育“空白”。

  在现实中生活中,很多老师都是特别认真负责的,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健康成长,可是使了很大的劲儿,效果却并不理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老师的努力是违背心理规律的。在教学中的我,我每天都在认真而仔细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仔细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包办一切,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像个陀螺似的转着,敢怒不敢言。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扼杀了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自由学习机会与能力;殊不知这种满堂灌,给孩子们造成了心理上极大的负担。鱼汤虽好,但不宜过多,知识虽好,却需自我消化;殊不知教育需要讲究“空白”艺术,适当的空白,才能产生美感,才能让孩子们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正如书中所说,让孩子的心理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免疫力吧。让孩子远离“时间贫困”和“空间贫困“。拉近师生间的精神距离,指引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和孩子成为自己人。

  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回想我们平时的点滴教育,当孩子犯下错误时,可能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用老师的权威来压孩子,殊不知人天生就有抗拒感,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远离你的教育,读了此书后,我们感悟到要做孩子的“自己人效应“,蹲下身子聆听孩子的心声,主动与学生交流,讲道理,一起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也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惩罚,跳出”自己人效应“。例如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后,如果一味地沉入自己人效应,那将不利于孩子问题的改正。总之,我们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果断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故事“,在一个个”故事“中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四、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惯,任性,自私,所以作为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创设多种途径,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我们有责任去塑造学生互助互爱,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曾经听到一节班队课《同学间的互助》。课上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朦着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谈谈感受,孩子说:“很害怕,怕撞到课桌上”。第二次,再请这位孩子朦着眼睛,然后请一位同学带着他走,再让他谈谈感受,孩子说“比起第一次不那么害怕了,因为同学搀着我的手,不会撞到东西”。为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理体验更加深刻,积极心理教育可以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作为主要手段。在实践中反复做几次同一种游戏,让更多的孩子来体验,这两次走路的不同感觉。最后同学得出同一种结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即使有困难也能比较快的克服,还可以少走弯路。教师创设这种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抓住教育教学点滴,潜移默化的进行积极品质的培养,如在大扫除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友爱;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信----让他们从小建立自信,自强,互爱,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我们应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做好自己的典范,留给孩子空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寻求细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这一些,因为这样,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因为他们快乐,我们就能感受到幸福。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0篇

  上本门课程前,我以为自己心理是很健康的,所以对心理学一直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想过它是否能帮助自己。可是在上了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以后,加上做了些小练习和对比案例,我渐渐发现自己心理健康程度也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好,感觉我还是缺少了“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以前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没什么特长,不够帅,不够高,不够聪明,也没什么钱,对人生没多大追求,过过小日子就得了。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别人长相帅我就羡慕他生了一副好皮囊,别人个子高我就羡慕别人高,有钱的我也羡慕,智商高的我也羡慕。这时候难免对自己不满,巴不得赶紧投胎转世到一个有钱家庭,有一个完美的身体。这种心理我自己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我上了《积极心理学》

  上本门课程以后,开始懂得了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也开始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照着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理论去想,我懂得了我是没有接纳自己,我不认可自己,我总是在羡慕别人,却没有向导其实自己也有那么多的优点,根本不比从前羡慕的那些人差多少,只是我自己缺少对自己的信任和赞美。优秀的人,也会有不优秀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正视自己,接受自己,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

  积极的自我。就以我自己为一个例子,我从曾经的不懂得接纳认同自己。自从开始学了《积极心理学》章课后,想通了其实优秀的并不只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在心中永远可以欣赏自己的魅力,接纳并认同自己。积极的认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存在和完整性,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做不好而过分自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而出生的,既然出生了,我们就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生命中三万天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珍惜与感激,充满热爱与欣赏。作为人,我们在人性上应该是积极的,在整体上是可爱的,在生命上是唯一的。我们既然存在了,就别无选择,只能争取幸福和快乐,我们只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生命的乐观精神。这种来自生命源头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就是原本存在于人心深处的积极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只是现实中这种积极性特别容易受到压抑。从前我并没有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我”,总是用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作比较,所以心里藏着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对别人无休止的羡慕和欣赏,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自己是“那么优秀”,不再做事那么有积极性,开始懒惰,甚至放弃了很多好的锻炼机会,仅仅都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去相信自己其实也是很优秀的。现在看来,以前的那些心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那时对于自己的态度是较为苛刻的,总是在挑剔自我,只是有条件地接纳自我,只是当自己的行动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别人的赞许时才会接纳自己。可是如果根据一个人行为表现不到这些条件时,就会贬低自己。这样,从逻辑上说,贬低自己和够定自己其实几乎就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取得成功。其实,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且经常还会在比较重要的事情上犯错误,成功不少时候都是取决于外在条件,所以不应该太较真结果。

  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积极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不会否定自己的人格和人性,从不对自己在整体上做消极的评论,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人是不能被否定的,正如一句名言“一个人,你可以消灭他,都是你永远不能打败他,我们要积极地勇敢地去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面对自我时,对自己坦诚与从容来自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自信导致一个人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拥有平凡而务实的精神。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1篇

  近期,我读了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在读这本《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之前,我觉得心理学的书,往往会联想到心理疾病、障碍等问题!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心理学包括还包括许多另外的方面的,其中的一些面对人生、社会的态度以及对人对己是很有道理!

  本书主要描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况以及内化动机。第一是介绍人们获得积极体验的方法。第二是指导人们如何增强这种积极体验以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第三是如何运用到建设积极的人性化的社会制度上,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这才是现代社会的芸芸众生日益荒漠化的心灵最需要的甘露。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者、美国当代着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说:“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在学习了积极心理学之后,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认识自己方面。人们总是要面对恐惧、悲伤、焦虑等各种积极或负面的情绪。因此,在遇到这些负面的情绪要积极地面对!第二、活动方面。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在参与的活动时要积极做好本分,这才能体现活动时既愉快又有意义。第三、态度方面。快乐与否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主观意识。态度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要努力纠正自己身上所出现的各类情绪和行为问题,来改变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往正确的方向努力,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第四、做事方面。人们往往希望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里完成越来越多的事务,却忽视了“数量会影响质量”,人们可能会因参与过多活动而牺牲掉快乐。因此我们必须实行小步走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做完一件再一件!第五、身体方面。身心需要和谐发展,因而坚持锻炼、充足睡眠、健康饮食习惯都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大有益处。没有键康身体就不能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因此要改正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因而,学习、研究“积极心理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有很大的益处的。有健康的心灵,才会有真正健康的人生,所以学习和研究积极心理学,是我们每个人必需做的事。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2篇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解到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的心理学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等等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盯)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mmlhalyi于20__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2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换了个角度去理解心理学对于人的作用,传统心理学更多是基于心理疾病的模式去寻求归因,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的力量,更重要的在于心理学并不是只为“病人”服务,应该为普通人提升幸福感、愉悦感提供思维源泉,使普通人生活得更有意义。

  特别有悟的是三点,第一,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世界上有痛苦和人类的缺点,而是认为美好与卓越和疾病与悲痛都是真实存在的;第二,心理学对目前已经有幸福感的人更有效,因为虽然对这些人有较少的改善空间,但相对他们携带的包袱更少,也有更多的技能和资本让心灵之旅走得更好。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倡畅所欲言和思想和心灵探索,但也强烈推荐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例如:感谢信vs宽恕信、娱乐vs善举、时间的礼物等等。也提炼出不少实验论证的效应来解释一些心理学应诉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如峰终理论、曝光效应、捐赠效应等。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尊重人的精神和自尊,不把人类当作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来研究,区别主要在于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变坏和变好的能力,美好生活知识一种选择;积极心理学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数据中获取,也可以从个案研究、访谈、大众普查、历史资料分析中获取。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包括主观感受、还包含生物学唤起的特殊形式,思想爱你个和行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在于,积极情绪一般不与特殊的行为倾向相关,但积极情绪扩大了我们的选择范围(注意力宽度更宽了、记忆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更流畅了、对知识的感受性增强了等等),更多对未来有决定作用;积极情绪也能够消除消极情绪所导致的生理学反应,如焦虑等。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3篇

  提起“幸福”这个字眼,心中马上就有了甜美、温暖的感觉。但很多时候,在无数琐碎庸常的日子里,“幸福”的味道日渐淡薄。尤其作为一个教师的我,从教11年来,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面对同样的工作。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不可避免地袭击了我。曾几何时,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不再有职业的幸福感觉。

  可是没有幸福的感觉了,这书还怎么教?教育是陶冶人心灵的职业,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把知识冷冰冰地传授给学生,更要担负起从精神和人格上去影响学生的重任。一个缺乏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又怎么能让他的学生有幸福的感受呢?更不能奢谈带领学生“过一种完全幸福的教育生活了。”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幸福它是一种状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又是什么呢?应该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幸福是一种状态,而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为幸福是一种感觉,个人的体会都不同。所以,同样的环境和待遇,有人会感到幸福,有人则感到不那么幸福。面对同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困难与坎坷间,有的教师发牢骚,埋怨在先;有的教师跟随、观望,不主动出击;也有的教师大胆尝试,积极应对,把它当作自我价值体现的机会,锻炼自己、享受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因为观念不一、态度不一、心态不一,往往对幸福感就有不同理解。

  当身边的老教师对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自如时,那是一种幸福;当眼前的骨干教师有着自己独特而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并得到同行的认可时,那是一种幸福;当年轻的教师不断进取,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时,那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节假日收到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接到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问候的电话,教师的幸福实在太多太多。

  幸福感的建立最终还是取决于自身的的体会,压力每个人都会产生,社会本身就带着无形的压力。只有自己去适应社会,缓解压力,把压力换为动力。寻找幸福感的源头,深深的体会它。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

  幸福是一个螺旋形的动态过程,人不可能每天都处在幸福中,所以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的成长包含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平静期和隐退期这多个过程。对一个新教师来说,完成既定的任务就觉得很幸福;对年轻教师来说,跟学生建立起深厚感情就是件幸福的事;而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他把民族责任感融入了教学中,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让他们备感幸福的事,也许跟同事的亲密合作也会让他们备感幸福。总之,我们每一位教师一旦对自己要求过高,当感到达到自己的要求非常困难时,就会产生对自身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进而出现厌倦的情绪。所以,科学的自我定位很重要,自我定位的

  萎缩和扩大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我必须唤醒沉睡的幸福,擦亮心灵,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怀揣一颗敏感而真诚的心,行走在教育路上,将幸福溢满,将幸福播洒和传递。

  首先要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有魅力的教师是幸福的,会得到学生的热爱与同事的尊重。教师的灵魂的洞彻,才能引导着自己学生的灵魂向更高更远处健康的发展,学生思想的进步就是教师幸福的源泉!

  其次要有属于自己的教育个性。一位有个性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拥有自己的生活理念与拒绝从众心理的教师,他们始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与独立的行为准则,不会受到社会浅层的流行观念与世俗意识的干扰!从学生的角度来观照,一个没有教育个性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没有恒久引力与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师。而杨昌济之于毛泽东,闻一多之于臧克家,沈从文之于汪曾祺,鲁迅之于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伟大的教师,永远会让他们的同样伟大的学生铭记不忘,教育的魅力与教师的幸福就在这儿!

  第三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儒雅风度。时代的发展或许会改变教师的形象与内涵,但是,作为教师的外在形象特质——儒雅风度——是不能流失与改变的,“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这也一直是知识分子引以为豪的形象表征,而当一位教师真正的拥有了儒雅风度,不仅仅能够体现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好形象,也是予以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形象化的教育资源,学生在与老师的共处、交流中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的外在形象与行为举止。这样的儒雅风范体现了教师的形象魅力与内在气质,自然会赢得学生与家长的尊重,成为教师幸福的源头之一。

  第四要建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是独立的而宁静的,可以排斥尘世的纷扰,可以固守自己的见解,可以外圆内方的处世,也可以棱角分明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当我们的生存压力致使我们的肉体与灵魂双重疲惫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精神空间,来安抚自己的灵魂。

  既然立志当了教师,就要无限地热爱这份职业。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都不应后悔。始终在心中竖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的名字叫做教育信仰。教育的信仰在,激情就在,创造就在,职业的幸福源泉就在。

  人说:“生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一种愉快心情,也是一种感觉,一种责任,一种坚持,一种恒久地动力。教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师生的幸福,就是教育的幸福。我愿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在物欲繁茂的今天,无限地热爱自己、热爱学生,保持一份内心的安宁,在心中储满幸福的泉源,源源不断地把这爱之源泉输送出去,恒久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健康愉快地成长,拥有更多幸福的甜蜜!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4篇

  一、据一项调查研究统计,在心理学中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的对比是21:1。

  鼓励个人的成长,增进个人的健康比治愈自己的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容易,也远比治愈真正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容易的多。

  消极研究多用于心理治疗,是为了解除痛苦,把人从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中解放出来,恢复健康,但是难度比较大,占用了过多的精力和资源。积极研究多用于预防和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康复后的积极恢复,促成人向健康的方向变化,增强了应对挫折和不良情绪的能力,但是对已经陷入心理障碍的人作用有限。只关注消极研究会让人只看到人性中消极的、黑暗的一面,而积极研究关注人性中美好的、善的一面,同时从这两个角度看问题才会对人性有一个合理的认识。积极心理学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形成了一种平衡。

  二、目前现实中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障碍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一方面人们的意识程度提高了,对于不良情绪障碍的认识水平、诊断水平和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提高了,也就是说以前不良情绪障碍同样存在,只不过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没有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是不良情绪障碍,没有诊断出来而已,并不是不存在。另一方面不良情绪障碍在客观上确实增加了,1、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说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标准提高了,而满足需求资源的有限和匮乏特别是优质资源的稀缺始终存在,因此满足需求的难度也提高了,需要的受挫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2、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和对物质、精神追求的不平衡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对舒适安逸生活方式的过度追求和对未成年人的不合理培养方式降低了我们的适应能力。3、信息的泛滥和传媒的发达等原因让未成年人在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有效应对方法的时候就受到了不良文化信息的影响,辨别能力不够容易被误导,应对方式不合理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三、为什么应该研究和推广积极心理学?

  因为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东西至关重要,会变成现实,在世界上起更大的作用。其次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领域的研究学科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快乐并非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我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不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情况并非是这样,问题不会这样被解决。最后预防在今天来说非常重要,预防困苦,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来解决。

  四、专注于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至关重要,不管是对我们自身,还是对我们的关系,对于其他人和社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的东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本身,好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问题可以引领我们去探索未知,让我们去关注我们忽略了的重要的东西。

  五、帮助高危人群的研究。

  开始时是消极研究,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健康的文化造就健康的个人,病态的文化造就病态的人。这些人的失败中的确有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但是要改变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和文化因素难度很大,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甚至情况还会继续恶化。后来出现了范式转移,也就是问了一个相反的问题,同样是面对不理想的现实环境,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把关注的焦点从环境转向个人,对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了问题的实质研究出了有效的东西才能模仿和推广,对大家起作用。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5篇

  怎样才能过上最好的生活?在蓬勃发展的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很多答案:我们要善待他人,关怀他人,宽恕他人的过错,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和蔼与慈悲,以及乐观对待未来。按照这些简单的方法去做,就能让我们保持健康快乐。

  世上大多数的事情都不简单,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样。善无恒善,恶无恒恶。友善和关怀是好事,只要你善待和关怀的人值得你这么做。宽恕他人能带来满足感,除非被宽恕的人不愿弥补自己的过错。对未来保持乐观可以让你精力充沛并感到快乐,除非你是一个赌徒并相信下一盘赌局能大赢一笔。

  我们已经把某些心理特质和心理状态标识为“积极”,把其余的那些标识为“消极”,但研究人员吉姆·麦克纳尔蒂和弗兰克·芬查姆认为,“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并没有积极或消极的本质;相反,心理特征促进还是破坏幸福,取决于它们在什么情境下发挥作用。”

  我们如何从积极心理学中去掉积极?麦克纳尔蒂和芬查姆认为,我们不要再假设像友善这样的“积极”心理特质永远有助于增进幸福,而应深入去了解友善、关怀、宽恕或仁慈在什么时候、对谁、在什么情境下才能真正增进健康快乐。此话何解?

  他们提出三个方法:

  考虑情境。

  为了理解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什么时候是有益的,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在社会情境中进行考虑。“积极”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积极的,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它们实际上是有害的。宽恕你的配偶可以增强你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她的过错只是忘了关灯,而且你很清楚她对自己的疏忽感到难过。但如果她不断在你朋友面前贬低你,还从不感到后悔,那么宽恕可能就不是最好的做法了。

  考虑对象。

  积极心理学运动帮助心理学家认识到,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关注人类的问题去理解人类的整体状况。同样,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关注那些快乐的家伙去理解如何提升幸福感。为了解开健康快乐生活的奥秘,我们不仅要在那些最佳生活的.人身上,也要在那些生活一团糟的人身上,检验心理特征的效果。有可能乐观只对某些人有益,他们拥有某些值得期盼的东西。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我们不仅要在拥有光明前程的大学本科生身上,也要在被诊断为四期癌症的病人身上,开展研究。

  考虑时间发展。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是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测量一群人的感受)。为了了解心理特征如何影响幸福感,我们需要开展纵向研究(对同一群人在他们生命的若干不同时期进行测量)。这很重要,因为研究人员发现的在短期内有益的东西,长期来看可能是有害的。通过友善相待而不是相互批评以解决严重关系问题的夫妻,在当下报告称,他们对于夫妻关系的感觉变好了,但长期来看,他们的满意度低于那些更多相互批评的夫妻。为何如此?那些相互批评的夫妻实际上处理了他们的问题,这帮助他们改善了关系。

  积极心理学运动广泛传播,让我们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运动。治疗方法、自助书籍和提升生活的应用程序正在集中推广积极心理特征,例如更加友善和宽恕。但如果像友善和宽恕这样的心理特征对于每个人而言并不一定是有益的,那么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只在它们有可能发挥作用的情境中推广它们。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6篇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单腿直立站在街上,许多人来到他身边围观,那个人抱怨自己的腿非常的酸痛,周围的好心人都为他出主意。一个医生说,我这里有止疼片,你吃下去就好了,那个人吃下止疼片后说疼痛没有了,但是腿很僵硬;一个按摩师说,我来给你按摩一下,那人按摩之后说自己感觉上身的压力很重;一个和尚说,那你就想象自己是一片羽毛,能飞起来,这样就会感觉很轻,那人想着想着差点摔倒;这时一个孩子走过来告诉他,你为什么不用你的另一条腿呢?这个故事里有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它告诉每个人更好的调动他最大的资源。用积极、全面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他的问题。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的人,而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通过学习这份积极心理学的材料,我感到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的一段文字给了我极大感触:作为老师,我们对学生的关注不只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我们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帮助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并帮助学生看到自身的这些力量和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掘潜能,利用积极力量来完善自己。平时我在教室里确实关注多的是学生的问题,孩子们周记里反映的也大多是班级里不好的方面。有时默写或测试下来或某个学校活动中虽然有表扬的人,但多数会强调某某人如何不认真准备,导致成绩不理想或影响了班级形象等等。挖掘的负面的东西比较多。我确实需要动脑筋改变策略了。但如何下手呢?很幸运的是在这份材料的后面提供了五个活动,这五个活动大同小异,主旨都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建自信,帮助他们认识到消极自我认识的危害及消除方法,进一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从而积极应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这些活动的可操作性都很强,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对于我今后方法的改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想我应该时时记住: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更不是发现“问题的学生“,而是发掘学生自身具有的优势和潜能。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7篇

  近两年,类似于积极心理学、正能量的词句广为人知,上课时、书本上、网络上等等经常出现这些词汇。但是积极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呢?也许你会说出它的定义,除此之外呢?我们是否在生活中去运用,去思考?我们又如何将积极心理学植入自己的生活中,思想中,心灵中?

  一、简介:心脑成像————积极心理学卡牌主要涉及彩虹卡(德国),涟漪卡(中国台湾),心灵图卡(国内)三种卡牌,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世界投射至卡牌上的文字和图片上,让人们探索并认识自己的内心,发现问题,而积极的文字和图片会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思维。

  二、学习过程:这次的学习与以前的学习不太相同,这是新生的技术,因此我们没有系统的书籍和网络学习资源,主要依靠老师的指导和彼此之间的练习。但这几种卡牌的使用方法并不困难,比较容易掌握,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主要锻炼了我的思维层面,让我了解了内求与阴阳之道。我们的学习主要有四方面:1、积极心理学卡牌技术“游戏改变世界”培训课程2、校内“好心情加油站”活动3、校外“现代人的精神快餐————心灵驿站”活动4、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三、应用中的'体会

  1、不期待:再一次培训课程上,老师突然问我“再给别人用卡牌之前会不会担心?”我说不会,其实我少说了两个字,应该是“现在不会”。以前有来访者体验的时候总会担心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来访者抽到的牌和他的问题不贴切怎么办?如果来访者面对卡牌没有感觉怎么办?等这一类问题,这个时候我是“有期待”的,对咨询结果的期待,所以我担心,我着急,最后我乱了,来访者也乱了······老师经常让我们用游戏的心态去面对,游戏的时候也许会期待结果,但不会计较。后来我发现,来访者的态度、思想以及目的等不同,结果也就自然而然会有差异,所以,不期待,让结果自然发生。

  2、不强制:“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这是《〈道德经〉与心理治疗》中的一句话。要做一个好的治疗者的前提之一是不要强求,整个过程要依赖于对自发性的利用,自发性是其实也是继续。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是一个媒介,一个引导他人与其内心沟通的媒介,我们要的是来访者的思考,而不是用我们的思考。强制性是小伎俩,自发性才是大智慧。

  3、提问:这也是我目前所需要锻炼的,我觉得,如果把来访者的心理比做一个阵,那么触动他心理问题的契机就是阵眼,破除阵眼就要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找到阵眼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问。提问技巧对来访者的思考和对卡牌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

  4、即时:我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会时常体验,我发现,当我心里有困扰和没有困扰的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没有问题时我得到的是正向的语言和情绪体验,遇到问题时我得到的是解决问题和纾解心理的方法。

  四、对我的影响

  1、上一次的培训课程因为考试暂停,结果前几天我的同学突然对我说“我感觉你这两天特别的闲”,我很惊讶,她说“因为你这星期没有培训”,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所以,这次的学习充实了我的生活。

  2、我在百货大楼“心灵驿站”的两天值班经历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之前的咨询对象都是学校中的同龄人,我没有信心为社会上的人做咨询,因为我觉得那些人的社会阅历比我多很多,他们的一些问题和心理我无法充分理解。但是那两天我接触到了经理、服务人员、教师、退休老人等各种社会角色的来访者,这种咨询方式使我不再感觉到与他们之间的巨大鸿沟。

  3、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我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了某种程度上的改变。任何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积极的思维方式也不是。有的来访者问我“我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是当我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会那样想,怎么办”。我去请教老师,老师说“洪水来了,你是在它来之前筑好坝呢,还是来了之后筑?”

  五、总结:我觉得“心脑成像————积极心理学卡牌技术”的特点在于简单而深刻,简单的是方法,深刻的是思想。它以卡牌为载体,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世界呈现,便于咨询师的了解和来访者的内在剖析,同时又以积极地语言进行暗示。方法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坚持,不论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我们追求的是积极地心态。习惯是最可怕的力量!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8篇

  幸福可以提升,也可以学习。积极心理学让我更加明白幸福是什么!

  1、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

  奥运会银牌得主和铜牌得主相比谁最幸福,在我们外人看来,肯定是银牌的主要幸福得多,然而实验证明:无论是在领奖台上还是在赛后,铜牌得主的幸福感指数都要比银牌得主高。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奥运会银牌得主与金牌得主比,而铜牌得主与第四名相比,所以,银牌得主的满意度幸福感比较低。

  2、幸福需要经常“晒太阳”。

  有人说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经常把自己的幸福,说出来,晒出来。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是一种信念,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晒”幸福也可以提升自信。在现实生活中,有分寸地把自己私人方面的信息显示给他人,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本身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心里的秘密越多,压力越大,幸福感也就越差,总是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知晓,长期下去心理会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在不停地寻求着宣泄的途径,把秘密以某种方式说出来,也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因此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也可以提升自信。

  3、幸福需要留住。

  幸福的时光需要保留,但若干年后,当时的一张照片、一个小纪念品,甚至是当年和孩子一起折的那个纸飞机,都会成为我们打开我们幸福的闸门。所以,我们不要忽略那些生活中的那些小仪式,多拍幸福照、举行高兴的仪式、记录开心故事,保持快乐,让幸福定义住。

  4、小小慈善可以带来大大的幸福。

  记得前两天去KFC花17元买了一个汉堡和一杯可乐,20元钱给了服务员,正在等她找我3元钱,而她却微笑着对我说:“女士,您愿意捐出您的3元钱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吗?”当时听到她的话,我先是一愣,随后和她相视一笑,说:“我愿意”从KFC出来,手里拿着送给我的三张感谢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现在我明白了,那种感觉就是幸福。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里讲的----做不特定对象的慈善行为可以提高幸福感。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29篇

  如何才能改变不良的习惯?

  改变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个步骤,明确你到底要改变哪个习惯。

  比如说你希望克服拖延的习惯,你希望戒烟,你希望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不管你的习惯是什么,一定都有方法可以改变。

  改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明确你要改变的,你最好拿出纸笔把它写下来:我每天要运动30分钟,或我要成为一个不抽烟的人……先把它写下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二个步骤,改变要靠意愿。

  你必须激起自己100%要立刻改变的意愿,也就是不是"想要"改变,而是"一定要"改变。我时常问一些想要减肥的人:"你们在座有想要减肥的,请举手!"我看一下,当然就有很多人举后,有些人身材已经很瘦还要减肥,也不知道他到底举手要干什么。"你们想减肥想了多久了?"他们说好多年了,我说到底多少年?他们说有20年了,我说了没有?他们说当然没有。我说因为你们只有"想要"减肥,而不是"一定要"。

  所以说任何习惯都可以改变,可是你必须先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而且是现在就要改变。同时你必须,现在一定要改变,而不需要十几次。

  第三个步骤,打断自己的惯性。

  比如说想要减肥的,建议下次你去餐厅的时候,就拿大堆的食物,当你要吃的时候,你就大声地喊说:"我是一头猪。"在餐厅里大声吼,很多人就会看到你,觉得你这个人很奇怪。你有这样的经验,你可能会吓一跳,自己会觉得很丢脸,所以下次一拿很多食物要吃的时候,就会想到此次惨痛的经验,这样就可以停止自己的行为举止。或是每当自己有负面情绪和时候,告诉自己"停止",这样一句话,你就会立刻振作起来。

  很多习惯之所以没有办法改变,是因为惯性没有被打断。当你在抽烟的时候,你可能把烟反过来抽,一下烫到嘴巴,说:"啊!好烫。"打断惯性是很重要的。或者你喝啤酒,一次喝25瓶算了,喝到全部吐出来还要继续喝,满脸都沾到这些东西,你觉得实在太恶心了,下次一定要戒掉。

  所以打断惯性是很重要的,之所以习惯没改掉,因为惯性没有被打断。

  第四个步骤,必须要输入新的惯性或是新的习惯。

  举例,当你想要每天吃蔬菜水果的时候,你觉得有益于身体,那你是想打断以往肉食过多惯性;可是你办公室附近都是一些牛排、炒菜、炒肉或是一些肉羹、肉圆之类的餐馆,这时你可能会习惯地说:哎呀!算了!另外一家好远,就近吃了吧!

  你必须找一个好的弥补方案,所以你必须打听到一个固定的餐馆,它可以提供你要的食物,你每天去那个地方要求他改变菜色,这样就等于有另外一个新的解决方法,你才可以形成素食的新习惯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30篇

  5月18日,我校开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展了专题讲座。讲座中,林主任为我们讲解了很多积极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我也从中了解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光明面、人的优点与价值,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我们其中很多教师、学生在某些方面也出现消极因素。通过积极心理教育的开展,正好起到很好的引导,帮助解决的作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是以人为本,提高人生综合幸福指数;积极乐观,激扬生命活力;分享快乐,传播积极情绪情感;开发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学会应对,提高生活学习效能;扬长避短,发挥多元智能优势;全员参与,突出主体自立自强;反思自检,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发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尊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着重强调:激扬生命、播撒阳光雨露;分享欢乐、传播幸福;开发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学会应对、提高生活学习效能;扬长避短、发挥多元智能优势;预防和发展为主,修复为辅;全员参与、突出自主发展团体训练为主兼顾个别咨询;情景体验、活动参与兼顾认知传授。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真诚、忠诚、坦诚、诚实、正直、仗义、率真、信用、自信心、自制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吸引力等积极心理品质和各种智力潜能和非智力潜能的开发。对学生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尤其突出提高学习效能,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热情,改善学习能力。

  今后,将沿着正确的方向,探索对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31篇

  近两年,类似于积极心理学、正能量的词句广为人知,上课时、书本上、网络上等等经常出现这些词汇。但是积极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呢?也许你会说出它的定义,除此之外呢?我们是否在生活中去运用,去思考?我们又如何将积极心理学植入自己的生活中,思想中,心灵中?

  一、简介:心脑成像----积极心理学卡牌主要涉及彩虹卡(德国),涟漪卡(中国台湾),心灵图卡(国内)三种卡牌,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世界投射至卡牌上的文字和图片上,让人们探索并认识自己的内心,发现问题,而积极的文字和图片会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思维。

  二、学习过程:这次的学习与以前的学习不太相同,这是新生的技术,因此我们没有系统的书籍和网络学习资源,主要依靠老师的指导和彼此之间的练习。但这几种卡牌的使用方法并不困难,比较容易掌握,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主要锻炼了我的思维层面,让我了解了内求与阴阳之道。我们的学习主要有四方面:1、积极心理学卡牌技术“游戏改变世界”培训课程2、校内“好心情加油站”活动3、校外“现代人的精神快餐----心灵驿站”活动4、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三、应用中的体会

  1、不期待:再一次培训课程上,老师突然问我“再给别人用卡牌之前会不会担心?”我说不会,其实我少说了两个字,应该是“现在不会”。以前有来访者体验的时候总会担心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来访者抽到的牌和他的问题不贴切怎么办?如果来访者面对卡牌没有感觉怎么办?等这一类问题,这个时候我是“有期待”的,对咨询结果的期待,所以我担心,我着急,最后我乱了,来访者也乱了······老师经常让我们用游戏的心态去面对,游戏的时候也许会期待结果,但不会计较。后来我发现,来访者的态度、思想以及目的等不同,结果也就自然而然会有差异,所以,不期待,让结果自然发生。

  2、不强制:“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这是《〈道德经〉与心理治疗》中的一句话。要做一个好的治疗者的前提之一是不要强求,整个过程要依赖于对自发性的利用,自发性是其实也是继续。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是一个媒介,一个引导他人与其内心沟通的媒介,我们要的是来访者的思考,而不是用我们的思考。强制性是小伎俩,自发性才是大智慧。

  3、提问:这也是我目前所需要锻炼的,我觉得,如果把来访者的心理比做一个阵,那么触动他心理问题的契机就是阵眼,破除阵眼就要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找到阵眼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问。提问技巧对来访者的思考和对卡牌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

  4、即时:我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会时常体验,我发现,当我心里有困扰和没有困扰的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没有问题时我得到的是正向的语言和情绪体验,遇到问题时我得到的是解决问题和纾解心理的方法。

  四、对我的影响

  1、上一次的培训课程因为考试暂停,结果前几天我的同学突然对我说“我感觉你这两天特别的闲”,我很惊讶,她说“因为你这星期没有培训”,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所以,这次的学习充实了我的生活。

  2、我在百货大楼“心灵驿站”的两天值班经历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之前的咨询对象都是学校中的同龄人,我没有信心为社会上的人做咨询,因为我觉得那些人的社会阅历比我多很多,他们的一些问题和心理我无法充分理解。但是那两天我接触到了经理、服务人员、教师、退休老人等各种社会角色的来访者,这种咨询方式使我不再感觉到与他们之间的巨大鸿沟。

  3、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我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了某种程度上的改变。任何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积极的思维方式也不是。有的来访者问我“我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是当我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会那样想,怎么办”。我去请教老师,老师说“洪水来了,你是在它来之前筑好坝呢,还是来了之后筑?”

  五、总结:我觉得“心脑成像----积极心理学卡牌技术”的特点在于简单而深刻,简单的是方法,深刻的是思想。它以卡牌为载体,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世界呈现,便于咨询师的了解和来访者的内在剖析,同时又以积极地语言进行暗示。方法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坚持,不论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我们追求的是积极地心态。习惯是最可怕的力量!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32篇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弊病在于过分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只是消除症状,修补缺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自身的性格优势。借助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对抗心理困扰、消除问题行为、建立抵御挫折、心理创伤和障碍的预防机制。“个人优势”概念的提出将让教师和学生都习惯去发现优势,而不是刻意寻找缺点。学校育人环境中不再是注重克服人的缺点,而是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人文精神。

  在《积极心理学—团队活动课操作指南》第一章中,主要围绕“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两方面来设计班队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设计活动的老师处心积虑的要学生认识自我,不仅要自我挖掘,还要让同伴挖掘。在学生对自己优势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优势发挥的余地和控制不好的后果。最后还以“模拟招聘”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优势和社会职业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分析和鼓励学生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己的优势立足社会。这一系列的活动设计不得不让我佩服这位老师,如此用心良苦的为学生树立心目中的微小自信。

  回顾自己开学以来在七1班的活动设计,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贴标语、做战旗、标榜样等,只是形式多停留在浅层次,没有太多的深化作用。记得在开学初分小组时,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下“我能为小组做什么?”大多数学生们的答案十分空洞,有的说:“我可以为小组争光。”“我可以为小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能为小组加分。”回答中丝毫看不到学生对于自己优势长处的描述。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一个回答就是“我能给小组人员提出他们想不到的阴谋诡计,我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还能为大家创造出一些好玩的东西。”至少我能从这个学生的回答中看出他很自信自己的鬼点子和鬼把戏。

  第一次阶段考试后,我觉着学生们彼此之间应该有更多地认识了,就重新规划他们书写小组的档案表,同样的列出了一项必填栏目:“你的优势”。结果仍然让我觉得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特殊性。很多学生甚至将自己的优势直接就表达成学科优势,“我数学好。”当然我不能否定他的这方面优势,可是总觉得我们的孩子缺乏对自己性格优势的判定和肯定。我想也许我们老师和家长也是有很大责任的,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路途中也许受到过老师的压制、也许受到过家长的谴责,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某些特性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长久之后,他们就失去了对自己这份特性的认同和骄傲,他们慢慢地变得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我班的何先文学生,先天的乐天派,无论何时都是咧着嘴乐呵呵的,哪怕批评他,它具备一般学生没有的抗打击能力,也许会被一般人看成是傻乎乎的,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他的优势。他喜欢笑,我鼓励他学会各种类型的笑,告诉他要找机会在班里为他开一次个人表演会;他喜欢古代历史故事,我鼓励他看《三十六计》,告诉他要让他在班里搞一次三十六计的故事会;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会换来他多大的变化,但是我觉得这样做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这些都是他乐意去做的,这是他的个人优势。在我个人的教育理念中,我不拒绝个性,我更不会拒绝一些有特殊优点的学生,我的目标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他们的这种优势,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自己具有这样的优势,相信自己可以出色。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33篇

  转眼间将近学期末了,这意味着要和积极心里学这门课说再见了。还记得第一节课邹老师就给我们出了一个演讲的题目:为什么选择积极心里学这门课,想从中学到什么。这个小环节让我们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互相都了解了许多,使一向枯燥无味的选修课活跃起来了。回想起当时选课的时候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积极心理学”,我就果断按下了确定,积极心理学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话题与学习目标。

  作为一个大三学生,即将毕业的我也曾过着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从大一到现在两年来我没有考过什么重要的证书,没有做过疯狂的事。自从上了积极心理学这门课我找到了自我,不应该没有目标的活着 ,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有时我也消极、沮丧、抱怨…… 邹老师告诉我们要时刻鼓励自己,心中默念我会成功的、我是最棒的、我一定可以做好。很多癌症患者因为拥有积极的态度坚信自己会好起来的,最后都战胜了病魔,所以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只要我们的意念够坚定。不要时刻想着自己一定会失败,那即便是你努力的去做了,成功的机率也不会太大。

  老师还给我们播放了视频,让我们真正了解了生命的产生,精子卵子的结合产生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发育成婴儿,大到人身体中的器官,小到细胞的变化,这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切身的知识。

  老师是一个十分亲切并且非常负责任的老师她会照顾到我们每个人的感受,会和全班同学互动使我们有了很强烈的存在感。她教我们要学会宽容,宽恕别人,乐观的对待每件事。课堂上同学们不亦乐乎说着自己想要改变的目标,有的想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想交更多的朋友,有的想要要戒掉电脑游戏留出充裕的时间来学习。而我的改变目标是改掉我急躁的性,我是一个天津人典型北方人的急脾气,有着耿直爽朗的做人原则,可是我的性子比较急,遇到急事不能再盲目的慌张,要更加镇静理智的寻找解决的方法。

  我们要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肯定有它特定的原因,原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看它,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 对问题,更有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发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更是一种理念。其实快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要乐观积极的去对待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做一个善良、宽容、快乐的人吧!

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34篇

  提起“幸福”这个字眼,心中马上就有了甜美、温暖的感觉。但很多时候,在无数琐碎庸常的日子里,“幸福”的味道日渐淡薄。尤其作为一个教师的我,从教11年来,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面对同样的工作。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不可避免地袭击了我。曾几何时,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不再有职业的幸福感觉。

  可是没有幸福的感觉了,这书还怎么教?教育是陶冶人心灵的职业,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把知识冷冰冰地传授给学生,更要担负起从精神和人格上去影响学生的重任。一个缺乏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又怎么能让他的学生有幸福的感受呢?更不能奢谈带领学生“过一种完全幸福的教育生活了。”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幸福它是一种状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又是什么呢?应该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幸福是一种状态,而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为幸福是一种感觉,个人的体会都不同。所以,同样的环境和待遇,有人会感到幸福,有人则感到不那么幸福。面对同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困难与坎坷间,有的教师发牢骚,埋怨在先;有的教师跟随、观望,不主动出击;也有的教师大胆尝试,积极应对,把它当作自我价值体现的机会,锻炼自己、享受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因为观念不一、态度不一、心态不一,往往对幸福感就有不同理解。

  当身边的老教师对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自如时,那是一种幸福;当眼前的骨干教师有着自己独特而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并得到同行的认可时,那是一种幸福;当年轻的教师不断进取,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时,那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节假日收到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接到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问候的电话,教师的幸福实在太多太多。

  幸福感的建立最终还是取决于自身的的体会,压力每个人都会产生,社会本身就带着无形的压力。只有自己去适应社会,缓解压力,把压力换为动力。寻找幸福感的源头,深深的体会它。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

  既然立志当了教师,就要无限地热爱这份职业。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都不应后悔。始终在心中竖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的名字叫做教育信仰。教育的信仰在,激情就在,创造就在,职业的幸福源泉就在。

  人说:“生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一种愉快心情,也是一种感觉,一种责任,一种坚持,一种恒久地动力。教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师生的幸福,就是教育的幸福。我愿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在物欲繁茂的今天,无限地热爱自己、热爱学生,保持一份内心的安宁,在心中储满幸福的泉源,源源不断地把这爱之源泉输送出去,恒久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健康愉快地成长,拥有更多幸福的甜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