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文档文档大全教案文档内容页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2024-03-23 17:08:01教案文档打开翻译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1篇

  一、预习目标

  1、读诗4至5遍,诵读诗歌。

  2、学会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

  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他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三、学习导航

  1、我会填:

  《元日》这首诗主要写了 人们在元日那天在鞭炮声中迎接            ,迎着春风              ,还有                                       

  的情景。

  我读这首诗的感受:                                 。

  2、我理解 :

  一岁除:                     。

  瞳瞳日:                        。

  屠苏:                          。

  3、我质疑:                                        。

  4、我查找:

  搜集一至两首王安石写的古诗。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2篇

  《元日》诗句描绘初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三

  一、 导入

  1、 课件:迎新春

  2、 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 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 解题:元日

  二、学文

  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

  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 鞭炮 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 噼噼啪啪 此起彼伏 )

  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岁岁平安 “一岁一枯荣”

  除:除去 送走 过去

  屠苏: 草名 酒

  曈曈日:初生的太阳 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新桃 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

  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同桌试试,指名说,

  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师描述

  ② 想象说话: 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

  自己试试。指3-4名读,评价

  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

  1、贴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

  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相机了解除夕夜

  5、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幅对联,请看:

  · 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

  你能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样的祝愿吗?

  6、交流带来的春联。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篇二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标:

  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 ——过春节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

  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板书)读题。

  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读了这句诗,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给大家说说吗?

  从这鞭炮声中,你仿佛听出了什么?

  是啊!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谁来读?

  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齐读。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人们除了用放鞭炮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会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苏酒。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评:人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阵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风一般给你带来温暖。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吟一吟这句诗?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会怎样祝福你?

  2.小结:同学们,听着清脆的爆竹声,品着醉人的屠苏酒,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你们心中一定充满着喜悦之情。(出示两行诗)指名读。

  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融入了那快乐、喜庆的氛围当中去了。

  愿意和他一样快乐吗?咱们一起读吧!

  ▲“千门万户瞳瞳日”

  其实除了放鞭炮、喝屠苏酒之外,人们还会用其他方式欢度春节。除夕之夜,人们常常会一夜不睡觉,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形声字, “曈”(由暗渐明)——曈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个字。为什么呢?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

  想象一下,在经历了一夜的等待之后,人们看到东方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多么温暖,多么令人欣喜!

  那一轮瞳瞳红日,在守岁的人们眼里其实象征了什么?(光明与希望)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阳)

  这阳光也照到了人们的心里,在新的一年里。让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呀!瞳瞳红日象征着美好的前景,那红彤彤的春联其实也寄予了人们的希望与喜悦之情。知道古人怎么称呼春联吗?

  他们把它称之为“桃符”。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桃符”的?

  你们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像这样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

  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副春联,你们注意到了吗?

  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了美好的愿望。 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什么意思?人们的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吗?

  当你换下去年已经陈旧的春联,换上崭新的春联时,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3.小结:难怪古人在春节时“总把——”, “桃”和 “符”指的都是?压缩省略,交替使用,古诗的语言多么凝练!让我们一起诵一诵三四两句诗。

  4.总结: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指名读。

  就让我们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读好这首诗吧!齐读。

  5.孩子们,王安石笔下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过春节,为什么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生浏览)看出什么来了吗?

  是啊,他坚信自己政治改革的春天必将来临,到时定会辞旧迎新,万象更新!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板书)啊!诗是表达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志向的。现在的你,对这首诗一定更加深有感触,那就让我们融入朗读吧!配乐读。

  6.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还记得吗?

  在这首诗中,诗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样的志向呢?

  这时的王安石变法失败,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齐读。

  7.总结:同学们,不管是《元日》表达出的对变法的充满希望,还是《梅花》所表达出的高洁坚强,无一不在托物言志,借诗传情。所以,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更是在读诗人的一颗美好的心灵,希望你们都能用心去读好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文章!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3篇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3、理解故事古诗,丰富相关词汇。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元日”动画课件、古诗诵读(MP3)、乐曲两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王安石所写的古诗《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学习古诗

  幼儿欣赏古诗课件。

  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师幼共同讨论古诗中这些词的意思。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三、巩固古诗

  请幼儿对古诗情境进行想象

  现在请你们闭眼听古诗朗诵,在头脑中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

  四、表现古诗

  教师播放两首不同的乐曲,请幼儿说一说,可以用那首来配古诗,为什么?

  请幼儿对古诗进行动作创编

  师:多喜庆,多热闹呀。你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把热闹和喜庆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古诗进行表达。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4篇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3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学习古诗《元日》。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

  (3)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评——多元评价,品析美读。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放手让学生按照“读——看——议——评——诵”的方法自学。教师只作必要的指点即可,重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这么冷的天,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

  作业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2、收集柳宗元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3、收集课外你喜欢的古诗,试着理解

  4、模仿古诗自己也写一首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元日)

  此文转载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5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孩子,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辨析字形:蓑笠 钓鱼 孤独)

  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衰钩狐)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什么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千、张)边贴边读。(领读——自由读)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什么意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鸟飞绝"的意思是什么?

  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什么意思? 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

  "人踪"什么意思? "灭"什么意思?查字典选义项(消灭、熄灭、消失)。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3)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冷清、寂静、凄凉的画面,)

  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4)指导朗读。(由画面、感情启发到语气、语速、停顿、重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过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为描写对象的景物有千千万万,作者只是抓住了两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描写(千山、万径),因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现在连山林中都没飞鸟,连路上都没有行人,你说这天气怎么样?这样的天气环境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人呢?请自学第二句。先逐字理解,再理解整句意思。(生自学)

  (6)⑥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齐读此句,逐一提问对以下宇词的理解。

  "孤"、"舟"、"翁"、"独"。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则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启发其他学生知识的迁移。

  难点理解:"钓寒江雪"是什么意思?有人钓雪么?从而让学生理解"雪"置于句尾原因;a.为了押韵,b.突出环境恶劣,c.点题。

  (7)指名意译第二句,学生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8)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老翁孤舟独钓的图景)

  (9)指导朗读。(除语气、语速、停顿、重音外,"寒"字的颤音要读出来,以符合其凄凉、冷落的感情,师示范)

  孤舟/蓑笠/翁,独钓/塞江/雪。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以体会感情。

  五、品读,体会诗句深意。

  1.启发学生再次品读想象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由人鸟绝迹可以想象环境的寂静,给人的感受是清冷、凄凉)启发学生再晶读咀嚼第二句诗,在人鸟绝迹的环境中,在雪花纷飞的寒冷江面上,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垂钓的画面,又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这位老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读、思、议、发言)

  其间可启发学生求异思维:(1)在寂静清冷的环境中独自垂钓可见其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2)在这样寒冷、静寂的大江上却能独自垂钓,也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坚强不屈的性格,透出丝丝生气。"诗言志",这也是作者的心境,作者的自喻。

  2.配乐范读,生闭目想象画面,再次体会诗的意境。

  3.出示幻灯片(2)(本诗画面)。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再指导背诵,默写全诗。

  六、总结学法。

  让学生回忆后回答学习《江雪》的过程,再出示幻灯片(3):

  a. 解题,了解作者。

  b.朗读,弄准字音。

  c.讲析,试述句意。

  d.晶读,体会诗境。

  e.赏读,背默全诗。

  七、运用学法,自学《静夜思》。(注:1994年小语课本中此诗未入选)。

  1.出示《静夜思》。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 题意?作者?

  (2)"明月光"?疑?举头?思?故乡?

  (3) 解诗句,悟诗情;

  (4) 放《静夜思》配乐朗读,配曲录音。

  4.指名朗读与背诵。

  八、默写《江雪》一诗。

  [教案述评]

  河南省长葛市教委教研室陈景尧

  岳彩花老师是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小学的青年教师。以上《江雪》一课的教案是她在1994年许昌市"优化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参加优质课评比时的教案,她荣获了许昌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岳彩花老师的这节教案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教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教案中可见每个教学步骤都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体现了训练过程。教案是训练学生未知能力的计划,而不是让学生应该知道的答案汇编。例如:让学生自找生字的相似字,自己解题,自己读诗,自己逐字理解,自己意译诗句,自己体会诗的意境。教师的职责仅仅在于指导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如何学,怎样启发点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既注意答案的正确与否,更注意答案得来的思维过程。如"径"字是啥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如能理解"抓"、"舟"等字,则追问其理解思路,以启发其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训练朗读能力上,教案设计具体扎实,可学可练。在体会全诗深意上,又启发求异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总之,让学生训练的主线贯串始终。

  二、总结学法,运用学法。本节教的是首古诗,而学生学的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步骤。这是教点金之术,这是使学生终生受用的学法指导,这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6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诵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

  3.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描述现在的过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在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新年的?(学生发言)

  同学们非常喜欢过年,了解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描写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板书课题:《元旦》。(齐读课题)让学生质疑问难。了解“元旦”的含义。(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过渡:你能想像王安石在诗中都会写些什么吗?自己读读古诗看看。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字典,自读古诗体会含义,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班交流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估计学生会对下列词语不理解:屠苏、瞳瞳日 千门万户、新桃、旧符。

  4.一读古诗,你能自己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人们都在这一天做什么?

  5.从古诗当中你能感受出怎样一种气氛?你是从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齐读古诗。然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位一起背诵。

  6.在这首古诗当中你感觉哪些字对你来说记住有些困难?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互相帮助,交流记字,写字心得)

  教师总结讲解:

  “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读音,在写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下部分共有5笔完成(教师示范)。

  “屠”让学生根据字典的解释记住生字。

  “苏”让班里姓苏的小朋友讲解给大家听。

  “换”是一个我们平时常见的字,如交换、换位等,右边不能写成“央”。

  “符”很简单,注意写的时候上小下大。

  根据老师讲的学生自由练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不太好写的字多练(教师巡视指导)

  7.同学们这首古诗要求大家会默写,让我们趁热打铁,在你们的练字本上默写一遍试试。

  8.我们现在过新年的方式和以往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三)教学延伸

  除了《元旦》,王安石还写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老师非常喜欢他写的另外两首诗《梅花》和《泊船瓜洲》,实物投影仪出示。

  梅花         泊船瓜洲

  墙角数枝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

  凌寒独自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遥知不是雪,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有暗香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生自学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来背诵。你还知道哪一些?(鼓励学生课余多找找王安石的诗积累。)

  (四)作业设计

  不管是古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喜欢过年,请大家继续搜集有关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资料,下节课带来一起交流。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7篇

  《元日》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实行变法初期所作,是古往今来流传甚广的描写“春节”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几个意向生动的表现了当时人们过春节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也寄托了诗人对变法成功的美好期许。

  根据文本及内容特点,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孩子走进文本,抓住几个关键的意向来理解前两句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边读边悟,结合想象感受当时的热闹、喜庆与祥和。并总结学习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后两句,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在有着深刻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古诗是中华文化长河中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最后的作业布置也是紧扣“古诗”:品读经典古诗,感受文化魅力。

  本节课教学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元日》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诵的诗歌,我先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对联,例如:“又是一年春早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可以把学生带入到那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当中,再适当的引导学生联系联春的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气氛。

  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人们的头脑中总是会浮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炮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教师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他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学生们畅所欲言。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欢乐,并很好地理解诗词,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学生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3、在教学“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时,许多的同学都明不明白“屠苏”是什么?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里的“屠苏”肯定是一个地名。面对学生的这个回答,教师可以随势导入对“屠苏”一词的理解,告诉学生,“屠苏”是一种草名,因这种草泡制的酒,称之为屠苏酒。古代的习俗是每年元日,一家老小都要在一起饮屠苏酒,庆贺新春,学生在理解这个词语之后,也就掌握了这句诗的意思。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8篇

  一、教材简析:

  《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春节是农历岁首,故称“元日”。《元日》就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是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二、目标预设: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屠,屠,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背诵古诗,并能弄懂诗句意思。

  2、难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

  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同时体会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设计理念: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把小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

  2、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

  3、开放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在读、说、画、写、议、评等多种学法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

  五、设计思路:教学思路大致是这样的: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

  读背体会。

  六、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提问:同学们,课件上的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

  生答:春节。

  2、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正如西方圣诞节一样。大家回想一下,我国的春节都有哪些特有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自由述说。

  教师交流总结:放爆竹、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拜大年,领压岁钱,吃水饺,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等等这些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这些都是我们现代的人过春节所具有的风俗,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课题。

  4、大家看到课题《元日》,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会有同学会问:“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

  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总结:“元日”并非现在的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在“元旦”、“新年”一般会指公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号。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看完课题,现在我们把书打开,看看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揣摩诗意。

  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

  (1)检查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指明读。

  教师更正读音,着重指出生字的读音:爆、屠、符。(课件演示)

  (2)检查看,请同学说说看课本插图的意思,大致说说这首诗主要说了什么?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诗句,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弄懂了第一句诗的意思,那有谁能来有感情的读读第二句诗,注意第二句的生字词:屠苏。

  师生相互交流屠苏的意思:指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大大小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喝此酒可以避瘟疫。春风送暖,感受美好的春天来临。

  学生小组交流第二句诗句意思,指名回答。

  3、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第二句诗句也弄明白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谁能把3、4两句诗连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师生相互交流重点词意思:①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光辉灿烂的意思。

  ②总:都的意思。

  ③新桃、旧符:都是桃符的意思。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从汉代起即有用桃木做桃人、桃印、桃符等避邪的风习。我们现在的春联就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

  学生相互交流3、4诗意。

  师:有谁能够自告奋勇的跟同学们分享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要给你们一个更大的挑战,有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说呢?先自己在下面整理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随时点拨,或引导学生相互帮助。

  5、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现在我们一起再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6、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小组比赛,哪组背得最好!

  四、细读古诗,体悟诗情(课件演示)

  1、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样来表现春节的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又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景物来表现的。

  师生相互交流: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议一议,诗人是怎么样通过对新年元日热闹、欢乐的动人景象的描写来抒发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小结: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饮屠苏酒,却是按照先少后老的次序进行的,言辞中寄寓着诗人欣欣然于年轻一辈的健康成长,期待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人的有所作为,同样也期待着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换”字,王安石不仅仅是期待着新桃“换”(变)旧符,他期待着更大的“变”,更深的“变”,那就是变革政治,变法图强。

  五、课后作业

  根据诗意,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编写一个古诗故事。(课件演示)

  附板书设计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9篇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提问:同学们,课件上的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生答:春节。

  2、孩子们,你们喜欢春节吗?春节和平日有什么不同?

  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

  (一)解诗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王安石的《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2、齐读课题。

  3、课题质疑:看到课题《元日》,你有什么问题?

  4、“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看到元日你想到哪一个词语。“元日”就是“元旦”吗?解释:元就是 第一,起始的意识。元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哪个节日---春节。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写在题目前面。(板书:春节)

  二、读诗文

  1、打开课文,读一读《元日》。注意,听清楚要求:第一,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第二,反复朗读,一直读到这首诗顺口了,流利了为止。

  2、(按照自己的节奏度,不要受到旁边同学的影响,反复读。)

  (读书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个状态,非常好。

  3、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

  孩子不着急,你能看清楚大屏幕吗?请其他同学注意听,看读正确、清楚没有?好,开始。

  4、读得真好,字字落实。比如:屠苏的苏是平舌音,她读准了吗?总把的总也是平舌音,她也读准了,声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她也读准了,这叫一丝不苟。真好。

  5、来,谁来教大家教再读这几个词语(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哪位同学再来读读这首诗。不但字正腔圆了,还有板有眼了。

  6、真好,大家一定听出这首诗特有的 节奏和味道了。来咱们一起来读。

  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一起读,后三个字,周老师读。我读题目和作何,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

  (再来,要投入,注意力要集中。)

  7、好的,我们反过来,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要读得想周老师这样。题目和诗人还是我读。准备。

  8、好极了,就是这个味道。我们再来(重复第一句)。

  三、明诗意

  (一)谈感觉,写感受

  1、诗,不但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还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

  2、你看,这首诗,我们反反复复已经读了好多遍了,老师想问你们一下,你们读出了什么感觉,什么情绪?谁能用一个词儿来表达?

  高兴。

  那是他的感觉,把这个词写在这首诗题目的旁边,其他同学不一定写,因为你们的感觉不一定一样,那是他的感觉。他读出了的高兴----,

  幸福。

  你把幸福写下来。那是属于他的感受。

  热闹。

  好的,把热闹写下来。

  3、孩子们就这首诗读出了自己特有的感受和心情,有人说是高兴,有人说是幸福,有人说是热闹。

  (二)默读诗,追感受

  1、大家不妨想一想,比如,我们读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会有高兴的感觉吗?

  再比如读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会有幸福的感觉吗?

  再比如,你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你会有热闹的感受吗?

  那为什么你读王安石写的《元日》,你感觉不一样呢?

  2、[出示全诗]让我们走进这首诗,静静默读诗句,用心细细去体会。周老师有个建议:请看大屏幕。

  (默读)

  3、点评,好,很多同学已经勾画了,这说明你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还有一些同学做得更好,不但画了,还在旁边写下了批注,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说明他的感觉正在转为自己的语言。

  (继续默读)

  好极了,把笔放下。

  (三)抓风俗,谈体会

  风俗一:放爆竹:

  1、周老师想提一个问题:我们过年的时候都喜欢放鞭炮,古时候的人们也喜欢吗?何以见得。请问那个词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了?(爆竹)

  2、同学们想一想:爆竹怎么就是鞭炮呢?

  你怎么知道的?真会学习,联系注释理解,很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火花,出声响。

  3、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还要注意右边下面不是水字。跟周老师一起,把这个词语写下来,你们写在诗句下面。(板书:爆竹)

  4、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过年的时候,人们放鞭炮的情景。都有哪些人在放鞭炮?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听到些什么?

  形容一下,除夕之夜,听到了怎样的爆竹声?

  (火光冲天的,震耳欲聋的,噼里啪啦的,硝烟弥漫的,)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来我们一起把它写在诗句的右边。(板书:热闹)

  多过渡:宋代的春节,人们喜欢放鞭炮。那他们还喜欢干什么呢?

  风俗二:喝屠苏:

  1、 屠苏是什么意思呢?

  2、宋代的人们为什么喜欢在春节喝屠苏酒呢?周老师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

  请看。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3、小结方法:孩子们,学习古诗,可以联系插图,联系注释,还可以借助工具书,网络来帮助我们理解。

  4、你想象一下,春节的时候,有哪些人在一起喝屠苏酒?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在说什么?

  5、从这一杯杯屠苏酒,你感受到了什么?

  6、是啊,这一杯杯祝福的酒,一杯杯庆贺团聚的酒,一杯杯香甜的酒。一杯杯斟满幸福的酒。(学生写,师板书:幸福)

  7、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送入,吹入。暖是什么意思呢?

  8、同方讨论:这“暖”仅仅指春风吹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吗?还有什么意思?(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9、小结:柔柔的春风吹来,人们感受到了温暖;新年到来,人们欢聚一堂,喝着屠苏酒,说着祝福的话,心里感到了温暖,感到幸福,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风俗三:换桃符:

  1、宋朝的春节,人们还有什么风俗习惯?

  2、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贴春联呢?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真会学习,抓住了关键词,还联系了注释帮助学习。)

  3、是的,我们的春联就是从桃符发展过来的。请看大屏幕。

  4、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

  四、悟诗情

  (一)说风俗:

  1、宋朝的春节,人们喜欢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桃符。让我们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

  2、除了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四人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3、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喜庆的春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和热闹。

  (二)找变化

  1、其实这首诗里,还蕴藏着几处让人高兴的变化。请你仔细默读诗句,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在变化?

  一岁月在变化,二天气变暖,三换新符

  2、其实啊,王安石的心情也在变化。

  (出示:王安石不只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大力推行新政。在新春佳节,王安石不仅期待着新桃“换”旧符,他期待着更大的“变”,更深的“变”, 期待着变革政治,变法图强。他对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期待。)

  3、小结:王安石不只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改革家。他看到新的一年到来了,天气变暖了,家家户户换上了新春联了,多么高兴呀。又想到自己的改革就要实施,对新生活充满了信心。因此,在这个春节,王安石感到分外高兴。

  (三)激情诵读:(播放背景音乐)

  1、吟诵

  (1)当春节到来,我们看到噼噼啪啪燃放的鞭炮,我想你一定会开心地吟诵一首诗---《元日》

  来孩子,开心地:爆竹声中----

  瞧,她摇头晃脑的,读出了诗句的味道。

  注意,看着大屏幕,读下去

  (2)当我们全家团聚,享受年夜饭的时候,你一定会幸福地吟诵-----

  看她读得多陶醉啊,是啊,吟诵诗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情和感情。

  (3)来,我们一起来。王安石看到热闹欢乐的春节,看到万象更新的景象,想到自己的执政变法就要实行,国富民强的抱负将要实现,他一定会自信地,兴奋地吟诵---

  2、背诵

  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

  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四)总结学法: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

  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选择春节里的一个快乐幸福的场面,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35、元日(春节)

  放爆竹                           热闹、

  幸福

  喝屠苏                          高兴

  温暖

  换新符                         变化

  ......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10篇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3、理解故事古诗,丰富相关词汇。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元日”动画课件、古诗诵读(MP3)、乐曲两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王安石所写的古诗《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学习古诗

  幼儿欣赏古诗课件。

  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师幼共同讨论古诗中这些词的意思。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三、巩固古诗

  请幼儿对古诗情境进行想象

  现在请你们闭眼听古诗朗诵,在头脑中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

  四、表现古诗

  教师播放两首不同的乐曲,请幼儿说一说,可以用那首来配古诗,为什么?

  请幼儿对古诗进行动作创编

  师:多喜庆,多热闹呀。你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把热闹和喜庆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古诗进行表达

  教学反思:

  在《元日》这个语言活动中,目的`能跟随配乐古诗《元日》的朗诵,感知古诗的内容及意境。我把教学内容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小朋友很快理解了古诗较难理解的内容。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顾晨怡小朋友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回答,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具有喜闻乐见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用于语言活动中,一方面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群体的语言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11篇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标:

  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 ——过春节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

  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板书)读题。

  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读了这句诗,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给大家说说吗?

  从这鞭炮声中,你仿佛听出了什么?

  是啊!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谁来读?

  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齐读。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人们除了用放鞭炮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会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苏酒。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评:人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阵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风一般给你带来温暖。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吟一吟这句诗?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会怎样祝福你?

  2.小结:同学们,听着清脆的爆竹声,品着醉人的屠苏酒,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你们心中一定充满着喜悦之情。(出示两行诗)指名读。

  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融入了那快乐、喜庆的氛围当中去了。

  愿意和他一样快乐吗?咱们一起读吧!

  ▲“千门万户瞳瞳日”

  其实除了放鞭炮、喝屠苏酒之外,人们还会用其他方式欢度春节。除夕之夜,人们常常会一夜不睡觉,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形声字, “曈”(由暗渐明)——曈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个字。为什么呢?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

  想象一下,在经历了一夜的等待之后,人们看到东方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多么温暖,多么令人欣喜!

  那一轮瞳瞳红日,在守岁的人们眼里其实象征了什么?(光明与希望)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阳)

  这阳光也照到了人们的心里,在新的一年里。让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呀!瞳瞳红日象征着美好的前景,那红彤彤的春联其实也寄予了人们的希望与喜悦之情。知道古人怎么称呼春联吗?

  他们把它称之为“桃符”。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桃符”的?

  你们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像这样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

  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副春联,你们注意到了吗?

  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了美好的愿望。 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什么意思?人们的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吗?

  当你换下去年已经陈旧的春联,换上崭新的春联时,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3.小结:难怪古人在春节时“总把——”, “桃”和 “符”指的都是?压缩省略,交替使用,古诗的语言多么凝练!让我们一起诵一诵三四两句诗。

  4.总结: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指名读。

  就让我们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读好这首诗吧!齐读。

  5.孩子们,王安石笔下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过春节,为什么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生浏览)看出什么来了吗?

  是啊,他坚信自己政治改革的春天必将来临,到时定会辞旧迎新,万象更新!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板书)啊!诗是表达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志向的。现在的你,对这首诗一定更加深有感触,那就让我们融入朗读吧!配乐读。

  6.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还记得吗?

  在这首诗中,诗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样的志向呢?

  这时的王安石变法失败,*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齐读。

  7.总结:同学们,不管是《元日》表达出的对变法的充满希望,还是《梅花》所表达出的高洁坚强,无一不在托物言志,借诗传情。所以,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更是在读诗人的一颗美好的心灵,希望你们都能用心去读好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文章!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12篇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

  2.教材分析

  《元日》是人教20__课标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态度。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需要进一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养成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句主要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评价任务

  1.通过多种读书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能自读感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3.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诗中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理解题目

  认识作者

  3分钟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2.理解“元”日的意思。

  3.朗读题目。

  4.认识作者。

  了解题目含义,并能读出所表达的含义。

  认识作者。

  环节二

  “读”古诗

  3分30秒活动一(2分钟)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完成目标一)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评价任务一)活动二(1分钟30秒)

  2.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

  (完成目标一)(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

  “解”古诗

  19分钟活动一(1分钟30秒)

  思考:再读古诗,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画面?并交流。

  (完成目标三)通过读诗,能抓住重点字词,把握诗中主要内容。

  (评价任务二)活动二(3分钟30秒)

  1.交流第一个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板书:放爆竹)

  2.认识爆竹由来。

  3.体会放爆竹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

  (评价任务一、二)活动三(3分钟30秒)

  1.交流第二个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板书:饮屠苏)

  2.认识屠苏酒由来。

  3.体会家家团聚和屠苏酒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活动四(3分钟30秒)

  1.交流第三个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板书:迎红日)

  2.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理解曈曈日。

  3.想象所有人迎红日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活动五(2分钟30秒)

  1.交流第四个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板书:换桃符)

  2.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理解桃符。

  3.想象家家户户换桃符时的情景,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活动六(4分钟30秒)

  1.带着理解,想象着画面多种形式朗读全诗。(指生读、师范读、齐读)

  (完成目标一、二、三)环节四

  “背”古诗

  1分钟30秒根据板书提示,想象着画面,背诵古诗。

  (完成目标一)

  (评价任务一、二)

  环节五

  “品”古诗

  9分钟30秒活动一(4分钟30秒)

  1.思考: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

  2.交流,并提出疑问。

  (完成目标三)

  (评价任务三)活动二(3分钟)

  解决问题:“暖意”何处来?

  抓住诗中关键词句和主要内容,体会过年时的处处暖意。

  (完成目标三)活动三(2分钟)

  解决问题:谁“暖”谁?

  1.了解王安石变法。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完成目标三)

  环节六

  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5分钟30秒1.回顾学古诗的四个步骤:读、解、背、品。

  2.拓展阅读《除夜作》,对比过年诗,体会不同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完成目标三)1.回顾学古诗的方法。

  2.对比同样类型的诗歌,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3.推荐课外阅读。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13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刘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诗题 放爆竹

  读诗文 喝屠苏

  明诗意 迎红日

  悟诗情 换新符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14篇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 第15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屠曈换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屠杀苏醒交换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介绍

  1、正月初一。

  《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文选·张衡》:“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薛综注:“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宋王得臣《麈史·占验》:“江湖间人,常於岁除汲江水秤,与元日又秤,重则大水。”清昭连《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肩舆到门。”

  2、吉日。

  《吕氏春秋·仲春》:“择元日,命人社。”高诱注:“元,善也。”《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以戊寅之旬为忌日。”颜师古注:“元,善也。”《南史·宋纪上》:“敬简元日,升坛受禅。”

  元日,本以为吉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元日还有很多别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等。但古人只有农历,没有阳历,所以正月初一最正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