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文档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学说温州话

学说温州话(第一篇)

  漫长的暑假开始了,暑期中,我历经了许多酸甜苦辣,从中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最后几天,爸爸为了赏我,答应周五带我去温州旅游。我太高兴了,整天在家里东蹦西跳,一直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终于盼到了星期五,我们拿着沉重的行李出发了。在飞驰的车上,一幅幅山清水秀的“画面”迎面掠过。离温州不远的时候,车子像只老鼠,一连钻过了十八个隧道。听乘务员说其中一个隧道长达8697米,好似钻进了一个无底洞。在摆渡的快艇上,海浪拍打着渡船,溅湿了船窗,让我惊喜万分!

  一转眼,我们来到了洞头,进入了美丽的海边世界。珊瑚礁和岩石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大大的贝壳,真是一块岩石一个模样。突然,我被一块叫金印石的大石吸引住了。那是一块既庞大而又闪闪发亮的巨石。它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方形石叠加而成。它像个古代的金印,上端有一个大把手,下面满是金色,可漂亮了。据说这块大金印,还流传着一段小故事呢:

  一天,一大批人马要经过天庭,赶往北宫,要用金印盖章。王母和玉帝一不小心,手中的金印掉了下来,落在了海中央。经过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海潮汹涌的冲击,终于化成了一块金光闪闪的巨石。

  不一会儿,凉爽而舒适的海风把我们悠悠地引到海边的卵石滩上。顿时,大家全忙开了。有的捡贝壳,有的拾鹅卵石,有的捉小螃蟹,我也忙得不也乐乎,和小朋友打起了水漂,真是好玩极了。在短短的一天里,我们游玩了六个景点,真够神速的。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海的声音还在我耳朵边回荡,坐船的感觉还在我心中荡漾。

  一转眼,温州三日游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在回家的途中,一幅幅海景美画还时时印入我的脑海,使我流连忘返……

学说温州话(第二篇)

  我的家乡温州,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它位于浙江的东南部,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有奇峰怪石的燕荡雁荡山;空气新鲜的泽雅风景区;有灯火通明的江心屿;风光秀丽的洞头岛……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雁荡山吧!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雁荡山百花齐放,有很多种颜色,雪白的梨花;黄色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

  夏天到了,知了在树枝上大声叫着,夏天的荷花亭亭玉立,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橘子、苹果、梨都成熟了,树上的叶子也慢慢地落了下来。

  冬天到了,叶子都掉光了,大树变得光秃秃的。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冬天,湖也结冰了。梅花也慢慢地绽开了笑脸。

  来吧!我的朋友,温州是多么的美呀!上温州来做客吧!我们期待着您的到来!

学说温州话(第三篇)

  我的家在温州。说起“温州”,我相信大家对它都有所闻。温州是一座既美丽又繁华的城市……

  温州一年四季景色也十分迷人。春天,万物复苏,雁荡山百花盛开,争奇斗艳,颜色不一,红的桃花,黄色的兰花,雪白的梨花,火红的玫瑰……蜜蜂在花丛里嗡嗡地闹着,热闹极了。夏天,天气变热了蝉在公园里在树上唱歌。秋天果园里瓜果飘香有橘子,杨梅,柚子……冬天,梅花在湖边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小朋友们来到湖边滑冰,热闹极了。

  温州的风景引人入胜,龙脊山的石头一个接一个排着整齐的队伍,绿树成荫的黄石公园。但我去过最留恋忘返的地方就数令人叫绝的大龙秋瀑布了!在三月,因为雨水稀少,瀑布如窗帘下垂,不到几米,就化成烟云。盛夏季节,雷雨初过,龙湫却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声如雷鸣,气势雄壮。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过那里的人,都会觉得真是气壮山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温州土地变好了人也变得更有素质了。你看温州在以前是出了名的垃圾场但现在街道上一层不染,以前河流污秽,现在经过五水共治,河道治理,污秽河流变成了碧玉带子……

  温州的变化,值得我们温州人为之骄傲!对温州评价过:“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这一句话给温州冲刺的方向与动力!

学说温州话(第四篇)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讲温州话,可见温州方言十分复杂。

  在我们班级里,也没几个讲得溜的。有些是“大舌头”,说得怪里怪气的,要么就说着说着咬到了自己的舌头。尤其是叽里咕噜讲一大串的,更是觉得别扭,常常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几个词语。

  我平时习惯了说普通话,在家里,除非爸爸妈妈强烈要求,我才不会主动说温州话呢!我一说,爸爸妈妈肯定会笑得前仰后合。再说了,还不是因为你们没有专门教过我。“啊嘛”“啊八”听着就像是老人,叫也叫不出口。

  综上,我学不会温州话就是语言环境不利,周围的人大多都讲普通话,还有就是家人不够重视。

  说起温州话,我的英语水平可比它好太多了。温州话不是常常把词语和句子反过来说吗?如“饭焦”“针金菇”“我走先”“人客”“鞋托”等等……这不就是英语中的“倒装句”吗?如,我们中国常说“王先生”而在英语中“MrWang”就变成了“先生王”。

  由此可见,学温州话不仅对学英语有好处的。同时,它对理解古诗句是十分“helpful”的。例如古文中的“新”,是“刚刚,才”的意思。温州话“饭新吃沃”“囊卡新走”的意思都是完全一致的。

  温州话是温州的魂宝,它承载着温州悠久的历史,同时包含着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让温州话成了每个温州人的必修课。

学说温州话(第五篇)

  温州是一个温暖的地方,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它处在祖国大地,环太平洋岸线中段。陆域面积11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其中最高峰海拔1611米。

  温州的小吃特别多,又有特色。当夜幕降临时,大街小巷的排档,陆陆续续地开张了有鱼圆汤、馄饨、汤圆、灯盏糕、及鸭舌让你馋涎欲滴。例如温州鸭舌是一道浙江著名的地方小吃,属于凉菜,逢年过节少不了它,鸭舌是卤的,风至半干,在口中细嚼,韧性十足,颇为耐嚼,也是我的最爱。

  温州的景色,更值得一提。大罗山的龙脊,雁荡山的奇峰怪石,泽雅的新鲜空气,因为那里树木枝叶繁茂,空气中有一种清香。还有江心屿的灯火通明让你流连忘返。其中大罗山的龙脊非常值得一去。当你十分疲劳的爬上大罗山山顶时,你会专注地看着它,而大罗山底有一个湖泊,会让你感觉有一种吉祥的仙气令人格外舒坦,爽心。水非常清澈,那里的空气是纯天然氧吧!其次你应该去看看灯火通明的江心屿有东塔和西塔,有着天壤之分。

  现在正值冬天,瞧,家家户户……阳台上晒起了一串串酱油肉、番薯干、鸡腿等味道香浓,吃了让你回味无穷。冬日的清晨,勤劳的阿公、阿婆及志愿者们,每天施粥和夏季供应伏茶。亭外,外来务工者、孤寡老人和过往行人一起享用爱心餐,亭内的志愿者忙忙碌碌,这就是“红日亭”每天的一道风景线。温州红日亭坐落于华盖山脚下,作为温州“道德地标“市民熟悉的红日亭将变得更美更暖人心。因为红日亭传送的是温州最原生态的民间慈善力量,是爱心老人们供应伏茶和施粥的地方。红日亭已成为整个温州城市的慈善缩影。同时体现了温州人同舟共济、乐善好施的“红日亭”精神!

  这就是我的家乡温州!我爱我的家乡,这个充满爱的地方。

学说温州话(第六篇)

  温州话,浙南特有方言,被誉为世界最难方言之一,作为温州人,我感到自豪又惭愧,因为我虽然听得懂却又不会说。在美剧中形容温州话,“魔鬼之语”,可见温州方言独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可见方言复杂。

  在温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温州话更是作为普通话去讲,近年来,温州话却被温州人下一代所抛弃。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温州话。

  我在班级里调查了一下,没想到,在同学中,没几个讲的溜的,我很想像这几个同学一样会说温州话,但我一讲就会咬到舌头,一下子说一连串温州话别扭,常绞尽脑汁想词。习惯说普通话,不敢主动讲温州话,家人又没有专门给我补习,我感到很难过,心想:难道是因为我的语言环境不利?想到这儿,我回到家后,问妈妈。妈妈对我亲切的说:“到时候我教你说温州话,好不好?”“好”我兴奋地说道。

  说罢,妈妈便先从“饭焦”,“针金菇”“我走先”“人客”“鞋拖”开始教起。妈妈耐心的教,我刻苦的学,我一开始说“饭焦”时,妈妈便捧腹大笑起来,后来,我又说了一个“针金菇”,妈妈又大笑道:“不对,你的语音环境不利。”我一听这句话,非常难过,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明天我想个办法”,听了这句话,我便停止了哭声。后来,妈妈听同事说一个电视频道可以教你说温州话——《百晓讲新闻》,妈妈回来后告诉我,我马上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电视机,找到了这档节目,看了起来。

  之后,妈妈又叫我说了一遍那几个词,没想到,我竟然能说的很流利、标准,当时,妈妈也很吃惊。妈妈没想到我进步这么快,就连我都不敢相信我自己刚才说出来的是温州话。

  温州话,是温州的瑰宝,它承载着温州悠久的历史,包含着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让温州话,成为我们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