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文档 > 初中作文 > 七年级作文 >

记忆中的美味

记忆中的美味(第一篇)

  糍粑,山药炒牛肉,兔肉……一提起这些家常美味,总令我忆起那些美美的故事……

  一

  糍粑,粘粘的,甜甜的,美味极了,是我最喜欢的甜品。每当看到有卖糍粑的地方,我都会去买一碗来吃。妈妈为此偷偷背背我学会了做糍粑。

  一次放学后,我兴高采烈地走出校站向妈妈奔去,妈妈立即从包里拿出水果盒递给我。我接过以后,发觉水果盒热乎乎的,打开一看,哇,是糍粑!我欣喜地望着妈妈,然后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妈妈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心地笑了。从她的笑里,我仿佛看见了妈妈揉着米粉,给我做糍粑,一粒豆大的汗珠从她脸颊上流下来。我嚼着糍粑,那味道十分甜蜜。我一定会珍惜这份美味,这份幸福。

  二

  我在阳台上做着作业,是在厨房里忙这忙那的。哎,这道题该怎么做呀?咦,什么味道?我吸了吸鼻子,这味道……这味道是山药炒牛肉——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我咽了咽口水,情不自禁地朝厨房走去。锅里,山药翻搅着,牛肉裹着葱花在锅里跳着舞,酱油洒在锅面上,进行一番呛炒,这道菜便可以上桌了。我拿起筷子,准备开吃。哪知无意间,竟发现妈妈手上有一处清晰的红印。我急忙转过头来,问妈妈:“老妈,你手怎么啦?”妈妈看了看自己的手,笑着摇了摇头,说:“没事,就是炒菜时不小心烫伤了,过一会儿就好了。快吃吧,菜都要凉了!”我听后点点头,转过头继续享用美味。这菜,饱含着妈妈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疼爱。我一定会珍惜这份美味,这份幸福

  三

  “呀,我家闺女回来了,快过来吃兔肉!”妈妈急切地说道。我立刻放下书包朝饭桌走去。哇,好香呀!鲜嫩的兔肉静静地躺在锅里,青绿色的大青椒横七竖八地睡在锅里,灰色的藕片紧连着自己的同伴。我咽了咽口水,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妈妈挑了一块兔腿上的肉,放到我碗里,我还没吃完便又有一块兔肉静静地躺在了我的碗里。我抬起头往妈妈碗里望去,几片藕片,几块兔颈上的肉,几根菜叶……

  我吃着美味,感受着这份美味,这份幸福……

记忆中的美味(第二篇)

  午后的阳光灿烂的照耀着家乡的大地!再次踏上了许久未成行的南下之旅!去往了数年未见的两广。时隔多年,你可曾变化?

  经过了两天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八年未见的广西钦州,我和钦州有个相约,八年之前离别时,我曾决定三年之内要回来!但是我爽约了!

  来到时钦州的街头,一切都变了,未曾变化只是我的记忆,欢乐的童年渐行渐远!来到了第一站,协盛百货广场,那里曾经可是零售巨头广场!如今旁边的高楼大厦升起。我去了协盛广场,寻找我失去的童年,二楼的游戏厅,再次进去仿佛自己童年的背影在那里欢乐地奔跑着!久别重逢,甚是欢乐,但是心中却感到莫名的伤感!

  晚饭时间我们去了街边一家小吃店回味广西独有的特产:桂林米粉童年的味道,未曾变化!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曾经撒下不少欢乐笑容的广西虾塘!曾经那里是虾塘的,必经路一条宁静的乡间小道,如今已成为了车水马龙的八车大道!风景骤变,童年的美好回忆,仍然在我的心中徘徊。走啊走即将走到了旅行的末尾线我来到了一个地方,上面大大的写着四个字:中山公园!仍然是对着池塘里面的鲤鱼喂食,仍然是山清水秀的美好环境!但是边上的游乐场早已人去楼空,如同自己的童年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最后一天,夕阳西下,海边的微风吹来,甚是让人感到舒适!那里的一切,未曾变,只是古朴的街道上添加了几分,繁华那美味的米粉上添加了几分美味!

  告别了美丽的广西我们去向了舒适气温难分夏与冬广东雷州半岛!那边虽然没有广西钦州的繁华,但是那边的大自然有着非常多的奇特景象!那边的天空非常蓝,那边的田野,一望无际,如同一条通天大道!

  来到了二伯的虾塘,那天正好碰上一场奇特的卖虾之旅,看着一个个繁忙的背影,自己也情不自禁地上前帮忙。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心里少不了有份喜悦感!那里的小镇仍然与以前一模一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海风微微拂过面庞,成群之白鹭聚众向天飞,澎湃是海浪哗哗涌上岸。蔚蓝的天空,阳光灿烂洒!旅途终究是有终点站,离除夕只剩两天,到了我们不得不走的时候了!广东,你我离别将至,湛蓝的大海,清静的虾塘,热闹的小镇,我永远不会将你们忘记,有一天我还会回来!寻找的童年的自己!

  这不仅仅是一次欢乐的旅行,在这短暂时光中,我找到了自己童年的背影!也更让我体会到了时间之飞逝,永远不会停留!无情的岁月,终有一天会将任何一件事情成为美好的回忆!请务必要珍惜每一滴时光!

  广西广东来年见!

记忆中的美味(第三篇)

  我是一位小小美食家。我的爸爸曾是一位厨师,他做的食品佳肴都十分美味,令人垂涎欲滴。一盘油炸鸡翅,一盘糖醋排骨都是我的最爱。但爸爸做的鸡蛋面却别有一番风味。

  每到星期六的中午,爸爸就会给我做鸡蛋面。那一天,我们来到菜市场选购食材。我们先买了一些面条,又到超市买了西红柿、鸡蛋、豆角等。买过食材后,就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到了家,我先帮爸爸洗了洗西红柿、豆角等蔬菜。接下来,爸爸就开始大展身手了。爸爸先往油锅里倒了适量的油,在利用油热的时间,往碗里打鸡蛋,拿勺子进行搅拌,再把西红柿、豆角切好放在碗里。油热了,滋滋地响,像地上溅起的水花似的。把鸡蛋均匀的倒入油锅里,鸡蛋慢慢地膨胀起来,要用筷子翻来覆去地搅一搅。鸡蛋熟了以后,一股香味扑面而来。然后把鸡蛋盛出来再把切好的蔬菜倒入锅中,等到西红柿的汁炖出来后,再把鸡蛋倒进里面。之后,倒入适量的水。过一会儿,把面条倒入了里面,进行小煮就做好了。

  过了一会儿,鸡蛋面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面盛出来,端到餐桌上。透过腾腾的热气,看见碗中有三四块“红衣女子”—西红柿,洁白而富有弹性的面条,许多“绿衣裳”的豆角,当然少不了黄澄澄而有营养的鸡蛋,这碗鸡蛋面宛如一幅美丽的画。我一闻,整个鸡蛋面的香味溢满了我整个鼻腔,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啊,那面条像个快乐的小人儿,在我的嘴里玩耍着。一口豆角,脆脆的,西红柿,酸酸的,甜甜的,特别爽口。过了几分钟,鸡蛋面的爽口与美味在我的口腔中徘徊着,好吃极了!我狼吞虎咽地吃着,直到吃完鸡蛋面,那面的美味还在我的口腔中逗留……

  这碗鸡蛋面,真是人间美味啊!这碗面是普通的,但在我看来,它不仅美味,还有爸爸对家人的爱……

记忆中的美味(第四篇)

  每次黄昏时分离校返家,即使腹内尚未空虚,然而当我推开家门,闻到从厨房里飘出令人垂涎的香味时,胸中便充满了安心和温暖……

  牛奶冰棍

  还是个小不点的时候,我最爱吃的零食是妈妈做的牛奶冰棍,制作方法很简单,将凉牛奶灌入冰棍模具,有时会随手加点雪梨、西瓜之类的果泥,冷冻半天后取出即可食用;不过这套模具可谓历史悠久,是妈妈小时候便已经在使用的,有一种传家宝似的神秘感,就连用它做出来的冰棍,仿佛也自带着上个世纪的滋味。清凉纯净而又硬邦邦,吃得我满嘴冰碴双手黏乎乎的冰棍,为我的童年涂上了一层柔光灯似的乳白色的香醇甜蜜,每当我回忆起来便觉口舌生津。

  红豆包

  再大一点儿,我又迷上了外公做的红豆包。每次寒暑假的第一天清晨,外公都会背着装有热气腾腾的红豆包的保温壶,来机场迎接独自乘飞机回老家的我。用牙轻轻撕开雪白的松软外皮,满满当当的胭脂色豆沙就溢了出来,不像商店里买的那样甜腻黏湿,外公亲手制作的豆沙总是恰如其分地甘香绵润,自然发酵的面粉口感纯粹利落,圆鼓鼓的外表喜气洋洋,瞬间便点燃了我的食欲,我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而温暖的感觉迅速充实了我的口腔和肠胃,我知道,那是被人疼爱着的幸福的味道。

  燕麦饼干

  上小学后,我遇到了平生最好的朋友。大快朵颐是我们共同的爱好,当然,作为两枚有追求的吃货,我们除了吃,还热衷于做。我们的第一次合作就是烤燕麦饼干,砂糖、黄油、牛奶、鸡蛋、低筋粉、快熟燕麦片,再加一小把蔓越莓干,对照着我的美食笔记,我们手忙脚乱兼有大呼小叫,忐忑不安却又强作镇定。“叮!”在计时器响起,打开烤箱门的那一刻,房间里弥漫着饼干醇厚酥脆的焦香,黄油浓郁饱满的油脂香,蔓越莓甜蜜细腻的果香……让人心花怒放、食指大动,我们嬉笑着细细品尝劳动成果,连饼干渣也不放过,这就是友谊的滋味吧?

  什锦水果布丁

  如今,我又爱上了自制什锦水果布丁,取一点琼脂,放入清水熬煮至全部溶化,再倒进瓷碗中,稍凉后投入多种果肉,待其凝固便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甜点。五彩缤纷的果肉们被莹润如水晶的琼脂包裹着:绯红的草莓、翠绿的阳桃、金黄的木瓜、绛紫的葡萄……不同水果的清香和口感缠绵在一起,甜中带酸,有时清爽,有时甘脆,有时嫩滑,有时粉糯,恰似初识愁而又不更事的我,留恋着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又盼望着长大;盼望着长大,却又为必经的离别而惆怅;蓦然回首的迷茫中,皆是欲说还休、百转千回、一去不回头的匆匆时光。

  每一种美味的食物都带着温度,它们是可以吃下去的爱,伴随着我逝者如斯的幼年、童年和少年,还有那翩然而至的青春……

记忆中的美味(第五篇)

  我呀!周六就把我的拦路虎(作业)做妥当了,因为,要和小伙伴儿们痛痛快快玩儿!

  晚上,吃完饭,我和妈妈匆匆一起到小伙伴家玩儿,刚到门口,我就热情大声喊道:“你好,朋友们!”可是伙伴们压根没有听见!我一进去,发现里面热闹非凡,我定晴一看,她们争来抢去,原来,是为了一个普通的蛋挞,真是伤脑筋!正商量最后一个蛋挞给谁吃呢!这时,阿姨看到了我,耶!蛋挞非我莫属啦!哈哈——她们抢来抢去,反倒竹篮打水一场空,呵呵,请叫我“幸运女孩”!我二话没说,立马吃了一块,“哇!太美味可口了!”我不住地赞叹道。

  大家吃了两三块,还正在想蛋挞的美味。还没吃够!阿姨见我们几个小馋猫样儿,又做了十多个蛋挞,才刚放进烤箱,大家便心急火燎,急得满头大汗,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时间,盯着烤箱,只见,烤箱里热气腾腾,一阵阵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蛋液慢慢地凝固了,“3——2——1”,20分钟终于到了!大家眼疾手快每人拿走了两三块,“啊呜——”一口,真香!不一会儿,盘子里面就空空如也了。

  阿姨做的蛋挞真是滨城一绝啊!让我回味无穷、赞不绝口,我真是太幸运了!要是妈妈能学会做,那真是太好了。

记忆中的美味(第六篇)

  自暑假结束,便又继续循规蹈矩的日子。这不,还没吃几天食堂的大锅饭,嘴里已经淡出了鸟味!

  在人头攒动的食堂里,扒拉完盘里的饭菜,忍不住挥箸“指点江山”了。

  回想起某一美味,舌上的味蕾瞬间被激活,但口中仍是无味,只得望梅止渴似地咂巴咂巴嘴,然后咽下一大口唾沫。

  日日吃着学校硬得粒粒可数的白米饭,开始怀念糯糯的,黏黏的红枣糯米粥。上面浮着一层煮得软软的燕麦,缀着几粒饱满润泽的红枣,腾腾的热气和着暖暖的枣香、粥香,一勺勺送入胃里,身心顿感欢愉。

  有时早晨嚼着又大又枯的烧饼,喉头干涩难咽,嘴皮都绽裂。于是,发自内心地渴望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儿。想着那滚烫的鲜汤,漂浮着翠绿的葱段儿,喉间似有馋虫抓挠作痒,却仍是无计可施。只得愤愤咬下一口烧饼,干涩地咽下。

  人就是这样,对于那些望不到嘴里的美味,有一种过分的执念。其实“千里莼思,末下盐豉”,并非似想象中那般迷人。犹记得幼时十分钟爱一家早点铺内的小笼包。那家铺子的小笼包十分厚道,里料的的确确是给足了的。无论从包子哪一边咬下去,总是一口见肉的,且馅儿肥瘦搭配适宜,既不透着肥肉的油腻,也不觉得瘦肉的结板。但自我去家上学后,就鲜有光顾了。几年后,辗转回乡,总对那面薄馅大溢满香气的小笼包念念不忘。便七拐八弯地去寻,终于寻着那家铺子,心下大喜过望。装了几笼后,仔细观之,发现几年未见,这包子越发娇小玲珑了,咬了一口,还没尝到馅,再咬,终于咬出一嘴肥肉……好不失望。遂不复得当年之美味,徒留遗憾。

  我总算明白,大抵那些美味们都有个时序,人应逢时按节地好好享受一番,才不负大自然的恩泽。开春了,韭菜抽苗了,撸一把韭菜苗儿,搁上鸡蛋一块儿烙成喷香的鸡蛋饼。后来,刺槐开花了,摘几串和些米面,蒸成清香的蒸菜,淋上几滴香油吃……再后来,夏季到了,什么嫩滑爽口的小菜都出来了,莲蓬,菱角也来凑凑热闹,更少不了消暑的绿豆汤……秋风一过,糖炒栗子的香气便已洋溢满大街……冬天,更不用细说,丰盛的年货到下半年都吃不完。

  眼下,中秋临近,开始分外思念月饼的滋味。黄澄澄的月饼印上几个“合家团圆”的字样,轻轻咬上一口,蛋黄的馅儿在舌尖流转,个中滋味,实在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