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文档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菱角

菱角(第一篇)

  古城里,池塘边,长桥上,女孩带着甜甜的笑,在记忆深处散发着淡淡的菱角香。——题记

  时光如一条长河,静静流淌,在我的回忆里激起阵阵水花。在这五彩斑斓的水光里,有笑有闹,有哭有伤,还有那记忆深处的菱角香。嗅着那淡淡的清香,思绪渐渐飘向远方。

  一纸成绩单,被随意地扔在地上,我趴在窗台上木讷地看着远方的景,脑中一片空白。考试失意,成绩下降令我大受打击,我已不愿再去为自己找原因了,一瞬间,我好像失去了目标,缓缓闭上眼,我想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找寻一丝光亮,一丝希望,却只觉得心中一片迷茫。

  妈妈见我一脸丧气的样子,拍拍我的肩,带着我去古城玩,我们到那时还是早上,古城里朦朦胧胧起着一层薄薄的雾,丝丝缕缕的晨风微微拂过,带来阵阵沁人的清香。我们伴着那淡淡的清香开始游览古城。迈开步子,脚下用细长方砖铺的地面,整洁朴素高雅,石街两旁,古色古香的小店里,人们忙碌着生意,一群小孩欢呼雀跃着,不知发现了什么新奇的玩意,几个老太太围坐在一团,编织手工艺品,这微凉的早上好不热闹。看着这热闹的景我仍怏怏的,提不起兴致,心中更是一片凄然,微微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不一会,我和妈妈走累了,便找着一处池塘,在一旁的长椅下坐下。

  起风了,晨雾渐渐散去,池面上水波淼淼,只觉得一股甘甜的清香扑鼻而来,抬眼望去竟看到一位卖菱角的中年妇女,挑着一箩筐菱角四处售卖,一个小女孩害羞似地躲在她背后,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闪着灵动的光。不一会,她们来到了我们跟前,小女孩从篮子里捧出一把菱角望着我们小心翼翼地问:“买一点菱角吧,我们的菱角很好吃的,清热解暑。”女孩的声音糯糯的,甜甜的一如菱角那般清脆甘甜。妈妈看着女孩那乖巧期待的样子,不忍心拒绝。“买一点吧!”说完便去挑菱角。女孩见生意做成,欢呼雀跃,兴奋得不得了,脸上绽开了如花般的笑容。她欢喜地在我身旁坐下,拣起一把菱角递到我面前说:“姐姐,吃个菱角吧,这种菱角嫩嫩的,可好吃了!”她的声音带着点江南软语的味道,格外动听,我的心微微一动。

  她见我没反应,用手扒开了菱角坚硬的外壳,顿时清香扑鼻,那白中透黄的果仁令我口中生津,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挤出果仁吃一口,清透甘润,不粘不燥,香醇细腻。“好好吃!”我不禁赞道,原本的坏心情竟因这清透甘甜的菱角微微好转。女孩一听,满足地笑笑说:“这种嫩菱是最好吃的,清脆甘甜,不过我更喜欢吃煮熟的老菱。”“啊,老菱?”我疑惑不已,“对。”女孩眼底划过一抹忧伤,她又乐观地一笑说:“我妈妈说这苦日子就像这煮菱角,这生活是苦的,细细品尝才能品味其中的香醇;这菱角是在沸水中一遍一遍地翻滚才会煮熟,而这煮熟的菱角也会格外的香酥甜糯。”我听了女孩的话,望着她心里苦涩地说不出话来,她也就八九岁的样子,因生活的磨练早早地变得成熟,能干,她的乖巧懂事更是令人心疼。而我,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挫折就垂头丧气。女孩甜甜的笑荡开了我心中层层的迷雾。

  没隔多久,妈妈买回了一些菱角,女孩也要走了,临走前她偷偷塞给我一个菱角,我一愣,回过神来她已经走远了,望着她的背影,我轻轻咬开菱角,嚼着果肉,那种水灵灵,脆生生,甜丝丝的感觉沁入心脾,留香唇齿。

  卖菱角的小女孩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但那菱角的香甜已沉淀,化作心底最美的回忆。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记忆深处的菱角香会给予我力量,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菱角(第二篇)

  姐姐从嘉兴旅游回来,送来一大袋馄饨菱。我迫不及待地嚷着妈妈去煮,还未熟,早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惹得馋虫蠢蠢欲动。待入口中,又香又糯,甚是好吃。接二连三往嘴里送的当儿,思绪却飘得很远很远,而这菱角的味道也渐渐多了起来。

  一说起菱,便想起了江南水乡。入了秋便是吃菱的大好时节。市场上总是有卖的:皮肤黑黝黝的农妇、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一担担,一篮篮,新鲜着呢!而生长在北方的我,却很少见到。偶尔摆在水果店里,但也如芦荟之到北京,美其名曰“龙舌兰”了。思绪不禁回到从前,记得小时候回老家,老姥姥不知从哪儿得来的菱,煮熟,晾干,再串上或红或白的珠穗,悬挂起来,竟是那么古朴可爱。转眼已过去了十余年,昔日替我一个个穿珠穗的老姥姥早已作古,自己也已将那些童年的温馨片段锁在心底。今日忆起,虽少不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但口中的菱角却也多了几分甜蜜与温馨。

  思绪又飘到江南。在江南,红菱和馄饨菱是最常见的,那红菱甘甜多汁,是可以当水果生吃的。而这绿油油的馄饨菱须煮熟了才好吃。另外,还听说有其他的种类:乌菱、四角菱……然而只是听说而已,并未亲见,更别说品尝了。记得朱庆馀的一首《南湖》中提及“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大概写的就是江南的菱塘吧。生活中,似乎一提到江南,一提到水,便不由自主地将其融入到古老的文明中。而这本产于欧洲的菱,也在悠久的历史中愈发多样,终演变成土生土长的国粹。这时的菱角又添了几分古朴厚重的滋味。

  总觉得采菱的乐趣远远大于吃菱。想着江浙一带的姑娘们,三五成群相约去采菱,各自拿个大木盆往水中一放,人坐在盆中,以手充桨,嬉戏玩笑,边采边吃,那入口的自然是最最新鲜的吧?其中的乐趣又岂是我们这些自小生在长在北方城市的孩子可以体会的。但也许她们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自知吧?慢慢闭眼,仿佛踏入了秀美的江南菱塘,菱角的清香也恰到好处地层层溢开。

  忽然想起那首《南湖》的另外几句“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蓬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漫漫菱塘竟能使诗人触景生情,大发“似潇湘”的感慨,想必这菱的产地未必仅仅局限于江浙,也如诗人一般是个四海为家的“游子”吧?没想到这菱角尝到最后竟有几分淡淡的苦涩了。

  再要伸手去拿时,却发现桌上装菱的盘子里空空如也,但余香仍在,齿颊芳香……

菱角(第三篇)

  那时的我年少轻狂,从不知挫折为何物,活像只刺猬。谁不待见我,我就用满身的刺扎他一身,扎得他千疮百孔,我便高昂的抬起头用讥笑的眼神看着他。

  是的,那时的我是个目中无人的孩子,从小被娇惯放纵坏了,父母外出打工我便由爷爷奶奶看着。这两位老人是和蔼的,从不肯打或骂我几句。

  没几年父母也回来了,我便被接回了家。许是小时候与父母长期分离,我心里总觉得膈应。于是对他们的话我总置之不理当成耳旁风。于是我打架,爬墙,上树掏鸟窝……我是一个女孩子,可所有男生做的我都会。

  我的一系列罪状被发现后就被圈禁在了家中。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叫静,人如其名,是个很文静的女孩子。父母总拿那个叫静的女孩子和我比较,我是自由惯了的,被圈禁在家中心里自然不快,于是我把一切“罪过”推给了静。

  那天我终于找到了离开这个牢笼的机会溜之大吉,顺便带走了一只狗,我的宠物。一只很大的狼狗,这只狼狗特别凶悍却非常听我的话,这是我一手养大的。静的家就在我家的不远处,只隔了一堵墙,于是我把狗牵过去埋伏。

  静刚好出来,我就让狗去咬她……后来我还是怕真的咬伤了她收到更重的责罚,当狗差点咬到她的时候,我把狗唤了回来。

  静被吓得哇哇大哭,后来在我疑惑的眼神中止住了……我不懂她为什么哭,狗又没咬到她。自那以后,她粘了我很长时间,后来因为兴趣不同又去找别的女孩玩了。

  我依旧是那样顽劣,那时有一个叫乔的,是我的小学老师兼班主任,在父母再三请求下他答应了改造我的要求,这是个性子很慢的人,我又是一个急得不得了的人,所以很是看不上他。

  他答应了父母的请求,于是每节课下课都会“请”我去他办公室坐一会儿,有时递给我一杯水,有时是一杯茶……然后就去练他的毛笔字了,我把水一仰而尽就出去疯了……乔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照旧叫我去他办公室。他还是写他的毛笔字,渐渐的,我每节课下了课不用他叫就去了。

  他的毛笔字还是那么潇洒。字,一点也不如其人。因为他的影响,春去秋来,我也慢慢静了下来。他的毛笔字,每次只写一个字“静”,我不懂,为什么可能是写给我看的吧。这点到现在也不得而知,后来我才知道他并不是很会写毛笔字。乔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却用无声的“教育”,教育了我,不知道他这个不太会说话的人语文怎么教的,这么好每次考试语文的第一一定是我们班的。

  至今我还记得他上课时神采飞扬的样子,那模样就像真实的一样,他嘴角上扬却安静的站立在讲台上……他现在怎样,我已经不知道了,也许还在教语文吧!

  毕业那天,乔依旧笑着却有一丝勉强,我最后一次去了乔的办公室,这次他一反常态对我说了好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和道理,这次我竟全听了进去。他的眉头皱着,我没见过他这样,从来没有见过,现在的我圆滑而低调,不再像一只刺猬一样。

  乔若见到,会高兴的吧!

  乔,谢谢你改变了我,让我成为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方下中学九年级六班 刘一帆(指导教师:蔺青春)

菱角(第四篇)

  我的家乡在江苏,那里有一种特殊的产品——菱角。

  菱角生长在水里,我家旁边的小河里就有它的身影。菱角很害羞,一直躲在一顶绿色、像缩小了好几倍的荷叶帽子下,不知道的人根本找不到它,因为只有将它全株拿起来倒翻才能看见它,怪不得人们都叫它“水中落花生”。菱角是个很团结的大家庭,一直都是成团的出现。从不单独生长。菱角还是个爱美的花姑娘呢!它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穿青绿色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朵鲜艳的黄色小花,等长成少女是穿暗红色的衣服,头上的花朵也摘了下来,当它变成老阿姨,也就是成熟时,就会换上紫红色的大衣。你看,一年四季衣服换个不停,难道它不臭美吗?其实,爱美的菱角也很有警惕性,它的棱角分明,就像尖锐的牛角,锋芒毕露,可它坚硬的外表下却有一个柔软、纯白的心,也许是不愿受到伤害,所以选择将自己全副武装。

  关于菱角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菱角原是牛魔王,因为害怕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走他,所以躲在水中化作菱角。你看,那外刚内柔的菱角像不像有着丑陋外表和无上法力,但有一颗爱老婆的心的牛魔王呀!

  外表特别的菱角还是一个无毒的乖宝宝,可以蒸食,蒸过的菱角清香扑鼻、清透甘润、香醇细腻、不沾不燥、留香唇齿。而生的菱角宝宝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作用可多了!有止渴、解酒毒、抗癌等。

  这样可爱的菱角谁能不喜欢呀!

菱角(第五篇)

  每逢夏末,池塘的荷花败了,可塘里的美味却开始占据我的心。

  掰开菱角,半透明的果肉呈现在我的眼前,忍不住咬上一口,嫩嫩的脆脆的,甘甜清香溢满口,满满的儿时回忆,家乡的菱角依然是那么的好吃,这味道在我心里留藏了12年,渐渐淡忘,可现在又被重新翻整了。在家乡的桥头,你总能看见几个衣着朴素的买菱人,坐在木制小板凳上,静静地等待着人们来买菱角,将美味带到家家户户。

  好久没有吃到犹如珍品的家乡菱角了,在周浦只有到菜场和大超市才能买到,有时甚至还没有,一年也吃不到几次。偶尔吃一次,也没有家乡的菱角香,口感较酥,颜色也有所不同,表皮呈深棕色,壳也异常坚硬。没有家乡的味道。

  不仅菱角,黄泥螺也是如此。

  在周浦黄泥螺在菜场里是不常看到的,超市里只有瓶装的,偶尔有次尝了鲜,可是却没有尝到那种海水般的野生滋味,都是各种调料的鲜香,虽说个头比家乡的大,但是没有家乡的新鲜富有嚼劲。

  想要吃黄泥螺,为何不动手自己去抓呢?夏天,我和奶奶时常去海边,待潮水退去后,便下去抓黄泥螺,有的人也是为此而来,有的拿着桶,有的拿着网,有的一不小心滑倒在了泥里,活脱脱像个泥娃娃,各种各样的都有,时常他们怪异的姿势会让我幸灾乐祸的大笑,可重点并不在这,而是将要成为我盘中餐的黄泥螺。遍地的黄泥螺,让我游戏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没走几步,我便弯腰挑选几个个头较大的,将它们洗净,放入塑料桶,看着它们在桶里,不知所措的样子,我的心里有了不小的成就感,不知不觉就有半桶了,有时还会抓到小蟹,当你侵犯了他们的领地时,他们会毫不畏惧地来给你挠痒痒,这是我最无法忍受的了,每次我都会躲得远远的。

  太阳在云层中若隐若现,气温渐渐变高了,阳光打在了我满是泥渍的脸上,此时此刻我已挥汗如雨,我赤脚踏着海水,登上了回程的路。

  满载而归后,奶奶对黄泥螺进行了一步步地“加工”最终成为了餐桌上的一道“绚丽的风景”。

  思念家乡,依恋那的景、那的美食、那的风土人情、那的一切事物。

菱角(第六篇)

  国庆节放完七天假,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她家乡的特产——菱角。

  老师给组长分菱角,组长发给组员。我们组拿到了菱角,就在观察。

  菱角可以当作八字型的胡子,也可以当作牛角,还像一座桥。“桥”的中间有一点皮是破开的,那个地方就是长在枝上地方。要摘的话就把枝和连在菱角上的这个地方掐掉。“桥”的反面有一个带尖的小洞,那个地方很像肚脐眼。如果菱角是老的话,那个“肚脐眼”里面还可能长出芽来呢!

  菱角不老的时候,颜色就绿一些。煮熟的菱角壳是黑色的。如果用指甲掐它的话,外面的皮只会出现一个指甲印。用指甲刮的话,就会把皮刮掉,刮掉皮以后的菱角露出黄色硬壳。

  把煮熟的菱角放进嘴里,轻轻的对着中部,使劲一咬,只听“啪”的一声,菱角坚硬的黄色外壳破裂了,露出白白的果肉。老师说可以这吃:用牙咬一半的外壳用力一挤,果肉就会落入嘴中。我们用老师教的这个方法,吃到了这白白的果实。啊!实在太好吃了,吃到最后还有一点甜味。

  老师说菱角可以做菜,也可以入药,是防癌的好食材。

  我真喜欢这其貌不扬,但很有用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