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文档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毛豆田里的实践

毛豆田里的实践(第一篇)

  当我谈及这个话题时,或许有人会说:“学知识只要考高分就行了,还要学什么实践呢?”

  正是这种观点引起了我的深思。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学知识不应当只追求高分,更应该运用到实践中去。”

  有位哲人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道只有从实践中确定,而且又运用到实践中,才能转化为力量。目前我国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能升入一些名校深造的毕竟是少数。这便使得一些老师和家长片面强调孩子的考分,也使得我们中的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只要考分高,万里乐逍遥。殊不知在生活实践这面镜子前却映照出了“高分低能”的原形。君不见,有生物系的高材生不识驴子和高粱为何物的笑话;君不见,在物理考试中得高分者竟看不懂电风扇的安装图,家里的保险丝坏了还要请别人帮忙;君不见,某大学一女生因无自理能力,只能辍学……以上列举,绝非虚构。放眼校园,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实践者为数决不在少,已到了该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记得东汉时期有一则故事:少年陈蕃为了将来有所作为,终日苦读,却懒于打扫自己住的小屋。一个朋友见此情景,批评了他,哪料这位想“扫天下”的陈蕃却振振有词曰:“大丈夫处事,安事一屋乎?”朋友反唇相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问得多好啊!试问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吃不得一点苦,连最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又怎能在风高浪急、激流汹涌的社会海洋中生存下去呢?一个连简单家务活都不会干的人,能在社会上立足,为社会作出贡献吗?

  一位名人说得好: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让我们在青春的海洋里荡起理论与实践的双浆,实践,实践再实践!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立足,为了不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让我们接受实践的磨炼吧!

毛豆田里的实践(第二篇)

  虽然,我们在书本上学习了许多知识,但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知识在等待着我们去实践,去发现,去解决。

  这天晚上,老师下达命令,要我们完成一项实践作业。碰巧,俺爸妈要包春卷。呵呵,得来全不费功夫,真是天助我也。正在我不亦乐乎这时,老爸回来了。虽说,老爸答应去帮老妈的忙,可他一回来,就往沙发上一窝。哎,似乎把这事给忘记了。老妈只好“发动”她“河东狮吼”功,把老爸非常“尊敬”地“请”了出去。

  看老爸那样子,虽然包得还挺娴熟,但明显是很不情愿的。哈哈,下面就看我大显伸手吧!先看老妈示范,把适量的馅儿放在春卷皮上,先滚两下,两边一对折,再滚两下,注意,要沾一点点水,三下五除二,一个春卷就这样诞生了。哦,原来是如此简单。

  我觉得我一定能够做得更好,于是,我又拿起一张皮儿,放一大堆馅儿,滚,滚几圈,沾一点儿水,把它合起来,一个大肚子将军进入我们一家的眼帘,哎,被爸妈笑话了,真是的,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妈妈笑着说:“不要气馁哦!馅儿要放得适中,不能太多,也不能少,加油!”妈妈边说边示范,我照着妈妈的样子,有模有样的学起来,看着自己努力的成果,我好开心!

  多尝试多实践,成功就在眼前!

毛豆田里的实践(第三篇)

  人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这些又源自实践。在劳技中心,我,我们收获得最多的就是实践这种精神。

  它,就像航船上的指南针,指明了方向,只有去实践,才会从中领悟到成功的经验,运用经验,才有可能到达目的地。

  它,是拉着风筝的线,只有去实践,从中得到经验,才会使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它,是人心中的指明灯,只有去实践,去探索,才会走向成功的道路。

  在这里,劳技中心,一群尽职尽责的老师教导着一群身处于青春花季中的少年少女。他们懵懂的眼神中泛着对未来的憧憬,对前路的渴望。而谁又知道前方是阳光璀璨的大道又或是荆棘崎岖的小路。为了让这群迷茫的少年少女们敢于去追求出未来,敢于去拼搏出成长,老师们奉献青春于此。

  他们用细琐的小事,让我们获知,让我们清醒;

  他们用精简的语言,让我们实践,让我们成长。

  布艺课堂上,不懂针法的少年少女们,在老师的热心点拨下,缝制出别样的袖珍饰品。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针法,更多的,是在实践中领悟出的真知——虚心、耐心、细心、专心。而这些又为我们的成长打下基础。

  在食雕教室里,心灵却手笨的少年少女们,在老师细心的指导下,做出件件精美作品。我们得到的,不单单是做出作品的喜悦,无言的,是在实践中领悟出的真知——坚持、毅力、细致、完美。而这些又为我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在花一样的年华里,在雨水的滋润下,花一般的成长,花一般的绽放,而支持着的,只有不断地实践。

毛豆田里的实践(第四篇)

  七月的清晨,沉睡的乡村早早醒来,还没来得及揉眼,晨光已迫不及待地向你敞开了心扉。一同早起的还有忙着抢收的农人。天刚熹微,田野上已星星点点布满赶早下地忙碌的村民了。

  期末考一结束,妈妈就把我送回了老家,说是要让我体验乡村生活,就当作是一场“社会实践”。

  一大早,太阳都还没露出脸来,奶奶就把我从周公的梦里喊出来,说是有好东西让我吃。早已饥肠辘辘的我兴致勃勃地凑了上去。唉,原来只是一盆水煮毛豆。我的求食欲望顿时大减。奶奶热情地招呼我:“来,尝几粒!”我勉强用手指捏了几粒放到嘴里,咀嚼了几下,一股子白开水味直冲脑门,碍于情面,我把豆子给咽了下去。奶奶看我那勉强而嫌弃的脸色,并没说什么,只是拿了两个布袋,叫上我一起下地去了。

  跟随奶奶,我踏上了田野里的黄土黑泥。眼前一道道田垄依次排开,数株藤蔓,相互缠绕,片片绿叶翻出,将小茎覆盖得严严实实。“这就是毛豆吗?”我问。“是!”奶奶的话很简短,“跟我来。”我和奶奶一起蹲下。奶奶用手将叶子拨开,牵出一根茎,手捏住毛豆,只是一按、一扭、一拉、一折,一弯豆荚已收入囊中。“简单!”我兴奋地跳到一旁,随手拨开几片叶,就发现了数弯豆荚。“记住,只要是枯黄色的都可以摘。”奶奶的叮嘱从一旁传来。我迅速找到目标,握住豆荚就扯,却好似在以一敌十地拔河,那茎的力量超乎想象地大,我根本不是它的对手。我脑海里回放着奶奶方才的动作,以两指压住豆荚与茎的连接处,另一只手抓住了茎旋转,两手一折,一弯豆荚果真出现在我掌中。我迫不及待地张开手,却发现豆荚里的豆子已被我挤出,落入土中,四散开去。没想到看似简单的采摘动作,完成起来却困难重重。奶奶看出了我的窘迫,走过来,把采摘要领又演示了一遍:“多试几次就会了。”我依言而行,还真是如此,我越摘越顺手,不一会儿就摘了一大把。

  一早上的光阴就在摘毛豆的“咔咔”声中流去。烈日当空,大汗淋漓的我提着一袋毛豆回到家中。奶奶到厨房里去煮毛豆,疲饿交加的我就搬了张小板凳,坐在门口看着奶奶忙活。只见奶奶将毛豆剥开,把豆子盛到盆中,点火,烧水,掀开锅盖,把豆子倾入,一粒粒豆子从奶奶指尖划过,落入沸水中。厨房里烟雾氤氲,裹挟着柴火味从门涌出……

  不久奶奶就端出了一盆热气腾腾的毛豆。在奶奶的坚持下,我又夹了几粒毛豆入口,轻嚼几下竟有一抹清香。“奶奶,你加了什么调料?”我惊讶地问,顺手又抓了一把塞到嘴里。奶奶看着我的馋相,笑了:“加了你的劳动!”

  可不是吗?劳动的果实总是甘甜的,更何况那些毛豆是我多次尝试实践才采摘来的。看着铁盆里滚圆饱满的毛豆,我的食欲大增……

  看似平凡的劳作其实蕴藏着不平凡的要领,没有实践,永远也不会知道生活的真相!

毛豆田里的实践(第五篇)

  社会实践使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上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干,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回想起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发现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充满着甘甜。我们中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既要锻炼自己,又要承担社会责任,还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

  其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确实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自己,学到不少知识,但更多的是感慨:走进工厂,工人们都各自认真地做着本职工作,为生活而奋斗。他们互相帮助,合作,做出一个个完美的产品。他们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喝彩。我们也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中午,大伙们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便成了朋友。啊,和谐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古人云:“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的发展首先应该是“和谐发展”,更何况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离不开发展,企业发展了,才有能力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升企业文明程度,才有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带动一方经济,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共同富裕。发展离不开和谐,实现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方向,一致的步调和统一的思想。而和谐正是引领和谐发展方向,克服矛盾的指针。因此用和谐的氛围去推动发展是何等的重要。企业内部和谐和企业外部和谐缺一不可。企业内部和谐就能团结一致,克服外部环境的困难,最终达到内外部和谐统一。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知识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毛豆田里的实践(第六篇)

  7月10日 星期日 雨

  今天是7月10日,经过昨天一天的休息调整,今日早起并无压力。早上7点,我们“寻缘”团7人在学校正门口集合,坐51路转32路。可惜,51路提早一站下错车,32路坐反向了。最后乘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只能滴滴打车去目的地。今天我们的活动安排是,再次前往定海福利院采访韦俊云老师。

  我们一到韦俊云老师的房间,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老师说:“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和我交流舟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不要流失了。”

  也许是因为已经是第二次见面的缘故,我们的采访少了很多的拘束,一到就和韦老师聊上了。韦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小时候的故事。当时家里贫困,父母咬牙供他读完了初中。当时得知他学的是音乐,家里人坚决反对,后又获悉读完大学后是当老师的才勉强同意。

  韦老师从事民间器乐的研究已有60多年,获得很大成就。发表过《舟山锣鼓 试探一个新乐种的形成和发展》等多篇论文;被评为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参加了5次国际研讨会,其中2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韦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早在50年代韦老师就提出了“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叫口头文化)”的建议。当时韦老师还整理了一本“号子集”,收录大量的民间乐曲,但未受到重视。韦老师觉得提出,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了弯路了。太重视形式了,劳民伤财,但是收效甚微。

  通过两次和韦老师的交谈,我觉得韦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渊博,有钻研精神的学者,还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真正热爱非物质文化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