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文档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漫漫追星路

漫漫追星路(第一篇)

  你是历史,没有页码,却可以翻阅;你是石头,没有眼睛,却可以见证;你是荣耀,没有荆冠,却可以骄傲。你是中华文化中不灭的光华,如一坛古酒,初饮极烈,细品却回味悠长。中国古典文化,我们在路上。

  世上词人有千万,却独爱宋词中的你,那样情有独钟,那样一往情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孤坟千里,该向何处诉说你的凄凉?亡妻已经离去十年,你却依然无法释怀遗忘,若非深情到极致,又怎会小心翼翼将回忆珍藏。午夜梦回,小轩窗下,对镜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流千行。她懂你,亦如你懂她一样,纵然你尘土满面,两鬓如霜。

  一曲《江城子》,将苏轼的思念之情娓娓道来,相思寸寸成灰,其中又蕴含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古典,精致。转眼间,便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世上君王有千万,却独放心不下诗词中的你,那样身不由己,那样落魄无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庭院深深深几许?锁住的究竟是清秋还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惆怅无奈。一个别字又道出了离愁的多少讲不出又理不清的复杂的、微妙的真实感受。离愁别绪如同千万麻丝涌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如同一重一重的白纱堵在喉间,欲语泪先流。

  一曲《相见欢》,将李煜的亡国之情缓缓诉说,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其中又将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展现的淋漓尽致。

  世上歌者有千万,却独倾心于歌词中的你。简单细腻的干净旋律,挥手写下满篇禅意,极具文化感染力。“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半城烟沙,兵临城下,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清明雨上,人间彷徨:你若成风,我幻化雨;如果当时,回忆泛潜;庐州月光,梨花雨凉。

  一曲《庐州月》,许嵩将时事变迁的感慨极致展现。古典诗词的化用,独一无二的许氏中国风,且看当代古典文化的传承。

  闲愁是花自飘零水自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古典是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爱国是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古乐是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汉字是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古典文化是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

  上下千年一梦长,古今如一龙凤凰,妙笔丹青画平安,一杯清茶道汉唐。中国古典文化,我们在路上。

漫漫追星路(第二篇)

  回家路,并不是我们平时走的路,而是思想和精神上的路。他不是筑路工人修的了得,更不是轻易可以毁坏的,而是我们自己穿过荆棘跨过坎坷,一步步的踏出来的。

  我虽非曾误入歧途,却已迷失方向。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家在哪里,不知道它是否无恙,是否还存在。

  我曾经的家,它虽破旧不堪,屋子里也是破破烂烂的,却是温馨的。每逢雨天,就成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可它至少是让我感到快乐和安全的家。家里并不富裕,但至少可以让我上学,我们一家三口都能填饱肚子。虽有很多债,但都是自己家人的,而且我父母正值壮年,光凭我家的地,用不了一年半载,也就都还上了。

  我现在的家,它光鲜亮丽,却让我感到寒冷。屋子里虽富丽堂皇,可让我感到烦闷与不安。继父有脑子,是个建筑学的人才。家里很富裕,不仅没外债,还成了债主,光凭这点就足以让我去重点学校,吃香喝辣。

  可是,我虽然现在每天口袋里都有充足的零花钱,但我并不快乐,我宁愿再回到那个穷酸的房子,破烂的屋子,拮据的生活。

漫漫追星路(第三篇)

  “我要记恨你一辈子!你为什么棒打鸳鸯,拆散我们!”我迷惑不解,暗下决心。

  那是上初三的时候,我和玲成了同桌,我们一起攻克数学难题、研究理化、背诵史地生、拜读琼瑶小说……课堂上,我们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下,我们一起讨论作业;教室里,我们形影不离。我和玲的学习成绩都在上升。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一起合作接触的时间长了,又经过琼瑶小说的开化,我们彼此萌生了好感,喜欢上了对方。起初还有些羞涩脸红,渐渐走向明朗公开。晚上总是夜不能寐,身子翻来覆去,煎鱼似的。这样时间一长,休息不好,白天上课总是打瞌睡,功课学起来有些迷糊,学习成绩迅速下滑。我和玲的恋情被班主任韩老师察觉了,于是,他将我和玲找去谈话,热恋中的我们怎么能听进去呢?第二天,韩老师就调整了座次,我被安置在教室的东北角,玲则被发配到西南角,我们俩就这样分开了。我的心情不能平静,对韩老师的做法一直耿耿于怀。

  面对人生的一小步,更何况真正的中考还未进行,千万不可骄傲、自满、轻敌呀。跨过了中考的门槛,才算是人生的一大成功。所以,现在你要静下心来,认真复习迎考才行。”韩老师语重心长,使我倍受感动,我从此发奋读书学习,终于如愿以偿。

  几年后,我也踏上了三尺讲坛,工作中才渐渐领悟了当年韩老师“拆散”我和玲的良苦用心,当年中考前的谆谆教导正是我考入中专的助推剂。

  韩老师,您是园丁,修剪了我旁逸斜出的枝杈;您是春雨,润泽了我干涸的心田;您是灯塔,指明了我人生的航向。韩老师,我真诚地感激您,但无以回报。我只能在今后的漫漫育人征程中,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漫漫追星路(第四篇)

  每一个人,不管他是年轻还是年长,不管他身处什么时代,不管他在别人眼中如何,他都会有一个想成为的人,这个人是他的榜样,他的目标,是他心中的那颗“星”,从此他踏上漫漫追星路,也许他能离那颗星越来越近,但有时她却只能眼见着它越来越远。

  在我第一次看到题中的材料时,我有些震惊。在当今社会,追星族大有人在,粉丝追随明星踪迹造成拥堵的新闻屡见不鲜。但是,我仍要对这位虔诚的追星前辈道一句佩服。不管我们对他追星的方式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必须承认一点:他对他所追的“星”有着超乎寻常的尊敬与爱戴,我认为这是追星族必备的品质。有的人今天说着要以谁谁为榜样去奋斗,没过几天有头脑发热去追随另一个人的步伐,又或者干脆连个目标都懒得找。不知前行方向的行者是可悲的,没有追求的人生是无趣的。所以,在漫漫追星路上,对“星”的尊敬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位宋朝人彭几的做法是可笑的。他空有心中那近乎痴迷的尊敬,但却用错了方式方法。他以为自己在外貌上与范仲淹和狄仁杰相似便可以成为他们那样的伟人。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范狄二人妇孺皆知,却鲜少有人了解宋朝曾有个人叫彭几呢?他先后两次改变自己的相貌,为什么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成为既有范文正之德有与狄怀英比肩的名士呢?由此可见,追星并不是只要力争相貌相近就可以的。新闻里时常有说发现了一个长相酷似某某明星的人,大家大多对此一笑了之,那人也没有因此获得与那明星可比的人气与知名度,不多久就在网络世界里沉寂了,这也证明了上面的观点。

  另外,彭几曾说:有奇异品德的人一定有奇异的相貌,对于这一点我不敢苟同。从古至今,其貌不扬的人同样可以造就宏图霸业;同时,有些人空有美貌,其实材质平庸,又或者包藏祸心,预备为非作歹。另外,彭几他生活与宋朝,所以不曾有幸见识过现代的整容技术,要不然他恐怕会毫不犹豫地去尝试吧。但是就算他整得跟范公或狄公一样又怎样?他能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吗?他能像狄仁杰那样拥有女皇武则天的信任吗?显然不能。所以追星时要擦亮双眼,别被表象蒙蔽,要找到所追的“星”身上值得去学习的品德与才能,这才是一个追星人最重要的素养。

  在漫漫追星路上,如果你拥有了尊敬,拥有了恒心,还拥有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那我提前祝福你离你的星越来越近。最终,你自己就会成为被别人追逐的一颗星。

漫漫追星路(第五篇)

  很多人把那漫长的人生比作一条路,固然一望无际、看不到头,可如果你一直走啊走,至死不渝地走下去,终有一天会看到终点线,那便是人生的“尽头”。人生,或许真的就是一条路,我们天天在这条路上行走,无论走了多久,我们总会走到最后的尽头,纵使一生迎来了终结,人们在闭上双眼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忧伤和遗憾,而是一种释然了的、甘愿就此长眠的情感。

  这漫漫人生路,我们要路过很多不甘、悲伤、离别、沉痛、苦难……这些黑暗会短暂地笼罩在我们的心头,让我们暂时停留歇息一会儿,但我坚信,这种黑暗不会永远的伴随着我们,终有一天,这些黑暗会自己消散,我们的心中会重新普照着光明,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一路向前,不畏风雨,不惧荆棘。对于我们来说,那些荆棘和风雨便是烦恼和伤痛,经历过这些之后,沧海桑田,风雨坎坷,我们也渐渐读懂了人生的真谛。

  这漫漫人生路,终有一天会走到尽头,而在这美妙又漫长的过程中,就让我们不要一直被黑暗困扰着,多用心去感受这世界美好的事物吧,不要到最后带着遗憾离开。

漫漫追星路(第六篇)

  似乎只要谈起中国传统文化,一连串亘古不变的修饰词就跟着来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那么,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是否仍然具有如此气势恢宏的特点呢?

  就近代史而言,文化也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惊世骇俗的考验,抑或是洗礼。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到曾李的洋务运动,再到康梁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鲁迅胡适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无不对文化有着相当猛烈的冲击。

  传统文化中的“孝”是中华民族固化的伦理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孝”是维护宗法秩序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它维持了群体的整体发展,但即使是这样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具有相当长的历史背景的文化,也依然有其不合时宜的陈旧糟粕。“割股疗亲”、“卧冰求鲤”这些旧式孝道早已不能与新时代接轨。而这些旧式文化面临着被淘汰时,正是中国走向全新的文化领域的时刻。文化碰撞所出现的新成果固然喜人,但伴随而来的文化混乱和价值观瓦解却不容乐观。西方的各种文化甚至被文学精英们拿来衡量中国现实,这似乎片面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和经济政治基础,居然渐渐拜倒在新的政治要求之下。

  从来没有人可以说某种文化具有绝对的合理性,关键是如何做到缩小不合理性。要学会保持传统的简朴,养成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品质,懂得艺术的自然审美,达到崇尚精神享受的至高境界。这些往往是西方文化所缺少的,而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富含的。

  文化需要带着理性思维去接纳,不能摒着“拿来主义”片面接受,这样只能使文化混乱而不可收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就像一条河流,不可能停滞不前,在滚滚的时代洪流中,文化也奔腾向前。保护好珍贵的文化传统,并汲取其中的精髓,因为它们是新的文化发展的基石。有了它们为基础,新的文化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营养滋补,并获得有机的生长。以优良的传统文化为内核,才能取西方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西方文化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更能在这个过程中凸显传统文化的宽容与博大,显现其深厚的价值底蕴。有了持续的文化创新,文化长河才不会干涸。

  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习俗、观念、建筑、语言、文字等等,都承载着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我们只有保持对文化本质及优劣的清醒认识,才能在理解文化的道路上体会民族骄傲,才能在创新文化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