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文档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民族魂

民族魂(第一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先贤早已昭示世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定誓死捍卫我们圣洁的灵魂——民族魂。

  昭昭大漠寒风摧,金衣铁马渡边河。孤漠冷凝脂,刀光磨寒影,龙骑躯千里,直捣黄龙府。面对异族侵袭,大汉子民惨遭杀戮,汉武大帝怒吼:“犯我大汉天武者,虽远必诛!”长达几十年的汉匈之战,终于浇灭了匈奴的侵汉志气,使其一蹶不振。汉武帝这位天之骄子,用武力捍卫了祖国和他的子民,名垂千古,流芳万年。民族的凝聚力,从此迈上了新的顶峰,这才使得汉王朝兴旺强盛,威慑四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画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支离破碎的江山,不再华丽,不再锦绣,“臣子恨,何时灭”;面对载歌载舞的君王,不再纳谏,不再早朝,慨叹“汉皇重色”,唏嘘不已;面对官贵朱门酒肉,不再劝谏,不再治民,“哀哉吾心乎”。三军将士奋力北伐,收复河山,却被十二道金牌告示撤军还朝,鹏举的“北伐”宏愿,唯有就此结束。戎马一世,却含冤入狱;功勋无数,却贬为庶民;光复汉庭,却“莫须有”,含无尽的怨恨死于风波亭。岳飞,立志兴国的忠臣就此陨落,但他的灵魂,凝结成民族魂,昭示后人誓必光复华夏,壮我河山。

  封建愚味无知,麻木冷血无情。近代的中国人民,普遍如此!昔日的礼仪之邦,强盛大国倾刻覆灭,受尽列强欺凌掠夺。吾中华有志之士奋勇争先只身投入救国扶民洪流之中。一支铁笔,尽显铮铮铁骨,褪去中国人“东亚病夫”之衣,他,鲁迅,革命的斗士,彰显民族之魂。呕心沥血,用刚劲震撼的语言,唤醒了无数中国人民沉睡的心灵。他像太阳,把生命的光辉,普照着人民,他以笔凝聚民族的灵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民族魂,鲁迅当之无愧。

  大国崛起,历经沧桑,改革开放,三十余载,安居乐业,盛景繁华走康庄。安邦定国有策,实干造福有方。

  民族之魂,子孙万代,恒古不变兴中华!

民族魂(第二篇)

  大风泱泱,大水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五千年文明未绝者,唯我无双,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世纪坛序

  悠悠长江水,浩浩中华情。铮铮的男儿铁骨中融入了民族英魂,包裹着爱国雄心。一刀一枪,拼出个你死我活;一撇一捺,描绘出大好河山。一寸山河一寸金,是因为祖国的山河是被壮士的鲜血侵染过的。这就是爱国心,这就是民族魂。

  当蒙古人的铁蹄践踏着中原的土地,陆游在挣扎,位卑未敢忘忧国;当列强的魔爪撕裂着中国的版图,林则徐挺身而出,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军阀割据主权沦陷时,赵博生在怒吼,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存,成功成仁,实现大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大批仁人志士在国家受到凌辱时挺身而出,誓与祖国共存亡。正如歌中所唱: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滚滚东去的易水,夹杂着太子丹的热泪,载着荆轲,将他送上了刺秦的不归路。凛冽的北风呼啸着,高渐离的筑低鸣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你对燕国人的承诺,悲凉中带着几分豪情。壮士,去吧!你的祖国和人民将为你呐喊助威;壮士,冲吧!你的后人和故乡讲因你而名垂千古。

  当提到长白山时,人们知道有天池,有人参。但不知,知不知道长眠于此的杨靖宇。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军入侵,东北三省,岌岌可危。抗日英雄,杨靖宇,率领部队,穿梭于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中,打击日寇。无奈寡不敌众,被日军包围,身负重伤。当日军劝降时,他毫不犹豫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正是这股信念使他坚持到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粒粮食。当最后杨将军战死时,日军无情的剖开他的遗体,却发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日军惊呆了。正是这股子爱国热情使杨将军坚持到最后,誓与国家共存亡。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听着这首熟悉的歌,又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是什么?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屹立了五千年。对,我好想找到了,就是他,中国心,民族魂,他们是中华文化的脊梁。

民族魂(第三篇)

  如果说,生命是一支蜡烛,那么精神就是那烛芯;如果说,民族是一个强大的生命,那么精神就是那生命之魂。

  几十年前,华夏儿女在日寇的铁蹄下毅然昂起头来。这个不甘受辱的民族,十四年抗战展示了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张学良与杨虎城逼蒋联共抗日,需要何等的勇毅!为了民族不致沦亡,大批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法西斯展开殊死搏斗,终于赢得了抗战的胜利,捍卫了民族尊严。

  曾使日寇坐卧不安的杨靖宇,在白山黑水间用鲜血阐释了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台儿庄战役中的李宗仁、百团大战中的彭德怀,用嘶哑的喉咙唱响了民族拼搏之歌。是他们用热血昭告世人: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也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筑起了能抗击一切来犯之敌的血肉长城。

  那么,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中,是否还需要民族精神呢?回答是肯定的。只不过要根据时代的不同作适当的调整,把那种敢于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转化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迎来民族的伟大复兴,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屹立于当代世界民族之林。

  古人云“逝者如斯”“日新月异”“不进则退”,面临这个崭新的世纪,面临接踵而至的新的挑战,只有进取,才是可行的选择。一个民族只有像蛹那样进取,才能蜕壳而出,化蝶飞舞;一个民族只有像种子那样进取,才能扎根发芽,开花结实。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高科技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瞬息万变。唯有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立于不败之地。罗曼·罗兰说过:没有进取,一切终将变成虚无。没有进取,会有“神舟”系列飞船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吗?没有进取,会成功举办令世人惊叹的北京奥运会吗?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创新必不可少。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我们的民族就是在创新中发展进步的。四大发明、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沈括撰写《梦溪笔谈》,哪一次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不是人们创新的结果?如今,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身于全球化的大潮中,不断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正是有了创新,我们才有了如此快的发展速度。

  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华夏子孙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弘扬敢于拼搏、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因为精神是生命之柱,民族之魂!

民族魂(第四篇)

  一个民族传承的重要标记,便是看民族文化是否延续。

  ——题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兼不可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穿越千年的选择之道至今仍清晰的回响在耳边,至今仍然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潮而继续着它的作用。

  “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经历了若干轮回后一切精美华奢的建筑设计都将会走向湮灭,而唯一长存的便是前人那充满哲思与智慧的人生之道。

  伴随物质的发展,精神世界的选择也变得愈来愈多,我们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但失去了作为人生发展的精神之源的话,一切都只是空谈。

  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经久不息的文化相传、历久弥新的不断延续……足以撑起这个民族的灵魂。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的场景仍旧历历在目,如点缀夜空的繁星,明亮而清晰,他们一起照亮了这个民族前行的道路。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子的吟诵仍旧回响在星空中,它给我们为理想而努力的力量;“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太白的豪言仍旧环在宇宙中,它给了我们任何时刻都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渊明的心语仍旧细心田,它给了我们一份幽雅的恬淡……

  历史车轮的脚步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在这个繁杂喧嚣的社会中,唯一不变的便是那些来自历史的积蓄沉淀。“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而厉嗣者也。”圣贤孔子以礼为基点建立了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这难道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和谐无关联吗?在经历历史岁月的侵蚀之后,先人的智慧仍闪着耀眼的光芒。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能够延续至今,华夏儿女能繁衍至今的强大精神支柱便是那经历千年的思想积淀。而它,也铸就了这个民族最伟大的灵魂。

民族魂(第五篇)

  一个民族的精髓,体现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鲁迅以笔代弋,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诚如斯言,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等多个领域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享誉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鲁迅为什么受得起“民族魂”这个称号呢?首先要事先声明的是,“民族魂”的称号可不是鲁迅自封的,而是鲁迅死后,左翼文人如等人给他加上的。事实上,鲁迅自己也没有觉得有多伟大,他倒是希望自己的中以“速朽”,这样社会才会显出进步的趋势来。但“不幸”的是,几十年风雨过后,鲁迅的文学非但没有被人遗忘,他对中国社会的剖析今日读来,仍叫人击节赞赏。

  有人会问,鲁迅批判中国与中国人,为什么还担得起“民族魂”呢?首先,正如乔姆斯基所言:“知识分子永远面临着两种选择;做一个向权威俯首贴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个独立的批评者。”他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可能在当下遭遇烦恼,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毫无疑问,鲁迅就是这样的人。

  其次,鲁迅当年弃医从文,只为用笔唤醒大众,医治中国人精神上的病态,他可没有像某些他国人一样巴不得和平大陆彻底消失。一个给你开刀救命的医生,一个是拿刀想杀你的罪犯,这能比吗?

  鲁迅这个“民族魂”的土壤号是后人给他的,这说明了中华民族还算是个有救的民族。

  正如季羡林老先生的话,“歌颂我的祖国是爱国,对祖国的不满也是爱国。”

民族魂(第六篇)

  浩瀚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爱国志士不胜枚举。这些历史人物犹如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他们为何如此光彩夺目,我不禁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或许是源于一种共同的追求……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生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以身殉国。但要,和平安定何时才可以实现,人民何时才能等到那一天。或许,他再也不想忍受煎熬,再也看不下去奸佞小人的胡作非为……汨罗江畔,他向天地表达了他的一腔热血,然而只有静静流淌的江水理解他,接纳了他,将他拥入怀抱,永远与浩浩江水为伴。35作文网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为了年迈的父亲,为了国家的需要,她没有丝毫犹豫,挺身而出,驰骋沙场。即使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也毫不畏惧。我想这一切都来自于木兰的一颗爱亲人的心,爱祖国的心。35作文网

  是谁在兵荒马乱的抗元斗争誓死不屈,是谁宁可用生命用鲜血来换取请白,就是不愿与敌人同流合污。最终,他只留下了这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来告诉我们什么都可以抛,唯有民族气节不可丢。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怀着既悲又喜的心情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正当自己为不能效忠国家而悲伤时,恍然大悟:原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因自己仕途失意而沉沦,应该继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宁可牺牲自己,他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热爱人民和祖国,为了民族的兴盛,献出了毕生的精力。35作文网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一直寻求救国救民的他通过一部电影发现了中国人民的病症所在,虽有健壮体魄,却没有先进的思想。于是他弃医从文,用笔杆同敌人的枪杆作斗争,拯救中国人民麻木已久的灵魂。

  我终于明白,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或是一介草民,还是近现代的伟人,他们能在尘封的历史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是因为他们不曾失落民族魂,都有一种伟大的情怀——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