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文档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淘汰是另一种形式的择优

淘汰是另一种形式的择优(第一篇)

  从春秋争霸,到秦统一天下;从世宫世禄,到科举选官;从海外贸易,到世界市场,我们从古至今,都生活在一个竞争十足的世界。弱而无能者,终将被淘汰,但胜而有能者,继续迎刃而上,这便是另一种新式的择优。

  淘汰,是为则取虚心真诚、心系学业的求学之人。毛泽东说:“一个人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他永远无法明白什么叫做聪明。”那些从本科淘汰至专科的学生,或许早已将学习抛掷九霄云外,谈着风花雪夜,也送走了宝贵的青春。反之,守着初心活到老、学到老的学生,已经战胜了部分敌人,向着成功前行。用“富有书香气自华”来代替愚昧无知,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来代替碌碌无为。如果这样,在淘汰之后,留上更多心无旁贷从事学习的人,便是择优。

  淘汰,是为择取能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人。一个人的生命于整个生命长河而言固然不堪一击,犹如蜉蝣朝生暮死,倘若能适应生存环境,随遇而安,将个人的生存能力奉献于社会,便能得以永生。可当明末清初,浓厚的封建思想,又能使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他们不懂在新的时代下生存,对八国宣战,秉持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沉陷其中无法自拔,最终酿成南柯一梦,给中国沉重一击。反观当下,淘汰的是不能适应社会竞争与变化潮流的人,又能以什么资本去成功呢?

  淘汰,是为择取能够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竞争风云的社会,总有人能够不顾风雨兼程。苦心提升自己,不断斗争奋斗,披荆斩棘。袁隆平90岁高龄仍埋首稻米田地,黄大发用30年开通“天渠”,心系民生,林鸣在港澳大桥建设中夙兴夜寐,他们处在各种各样的舆论压力中,依旧奋斗竞争着,成为在深灰淘汰机制中的胜者。

  要么淘汰,要么择取,是我们的选择,但无数学子更愿意选择后者,哪怕千方充满险阻,亦或是路遥马亡。我们定会以择取为目标,不负昭华岁月。

  我们若能清楚明白淘汰是另一种形式的择优,然后激情热情地去竞争,岂不乐乎?

淘汰是另一种形式的择优(第二篇)

  著名自然学家达尔文曾言:“适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万古定律本将以一种永恒的形态存在于世,本意为“不向前便会被自然世界吞并,不竞争便会被食物链践踏于最末端。”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这一句言语,只不过是变了味,变了色。今人认为要想在世上生存下来,不被淘汰,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各端高科技技术,说白了便是刷微博、QQ、微信等社交网络信息,这般的随波逐流都可以成为他们炫耀“我没落伍”的资本。

  由于网络的愈加流行,手机自此不离人类之手,各个网络红人、娱乐界明星都成为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你若是随意问一个人他一天的生活日常,相信答案八九不离十,一定是有类似“起床、工作、看手机、睡觉”的。你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并且撇撇嘴道“这有什么?我们这一代都这样。”没错,正是你这句话,一言中的了无数现代人的错误生存论与价值观。

  不知你可否发现一桩十分普遍的现象:不论在哪里,是公共场所还是庄严场合,几乎每个人都低着头,只是偶尔与对方讲讲话。以往,有些人总是头痛人声鼎沸,过于嘈杂的环境,然而在今天,世界的忽然寂静却成了人们疑虑不已,无法破解的谜题。

  该责怪谁?电子产品,还是人类自己?

  电子产品的发明与过度使用让个个人成为了“低头族”,无论多忙多累,还有多少人可以努力克制住内心“想看手机”的欲念,去做实在的事呢?

  电子产品的发明本意没有错,它们的目的当然也不是伤害你、诱惑你。让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了解和友情的,其实是人类的碎片化生存理论以及那颗充斥了欲望,无法管束住自我的心。

淘汰是另一种形式的择优(第三篇)

  经过两个星期的篮球训练,教练终于要开始淘汰队员了。

  在这紧张的时刻里,没有一个人讲话,大家都屏住呼吸,甚至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声。每个人都不愿意被刷掉,当然,我也一样。我立正站好,眼睛坚定地看着前方,想让教练看到我最好的样子而让我继续留在队伍里。

  教练不说话,眼睛扫视着我们,我们也不说话,最终还是教练打破了沉寂。他大声说:“根据你们近期的表现,我心里也有了淘汰的人选。”教练双手背在身后,不紧不慢地走向女生队伍这边。哎呀,教练呀,你就别卖关子啦!快说吧。教练看着我们急切的表情,干咳了两声,“咳咳,嗯,我跟校长商量过了,因为女生队最近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动作学得快,遵守纪律,所以决定女生全部都留下!”

  “啊——”

  “太好了!”

  女生们一个个激动得又蹦又跳,而刚才还心急如焚的我,此刻好像吞了一大块冰,急躁的心情转化为了喜悦,但性格内向的我并没有像他们那样疯狂,其实,心底里早已经心花怒放。

  我眼前出现的是平时训练的情景——我在努力把动作做好,即使练习屈膝时脖子酸痛得受不了……

  这两个星期的努力果然没有白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

淘汰是另一种形式的择优(第四篇)

  前些天,我在房间里写作业,忽然爸爸叫我去看电视。我心想:今儿这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我不顾多想,乐呵呵地凑到了电视机跟前。

  原来电视上播的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参赛的选手全是跟我年龄相仿的初中生。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到书房拿来了纸和笔,郑重其事地和电视里的选手一起写起了汉字。什么“光绪”、“味同嚼蜡”、“梧桐”,我还能应付,可随着赛事的进展,题目是越来越难了,什么“甲胄”、“猢狲”、“繁文缛节”,我就招架不了了,只能是它们认识我,而我不认识他们。我旁边的两位“知识分子”也败下阵来。越来越多的生僻字,查阅一个小型的字典也根本查不到。最后,我只能怀着景仰之情,来欣赏那些高手答题了。

  妈妈笑道:“怎么样,人家厉害吧?好好学习学习,明年要不要也送你去参加比赛?”我赶紧说:“听说比赛前,那些人可是抱着几本大字典在背。我,唉,得了,还是算了吧。”

  后来我回顾起这次特赦的看电视的经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档节目,如在大海中捡拾珍珠一般,让我们重拾那些古老而生僻的汉字,真的合适吗?汉字,不可否认自有它的魅力。从甲骨文、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从龟壳到木简上,到丝帛再到纸上,它记录了我们祖先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但现代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汉字之所以会淘汰一些,就是因为有些汉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我觉得作为中国人,一定不能忘记我们灿烂的文化,也不能舍弃那些古老的汉字,要好好保护这份遗产,正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领越来越多的国人关注古老的汉字这样。但至于汉字里面少数的生僻的字,个人认为,也没有必要人人去学,就让感兴趣的人去研究吧。

  一个时代的进步,总会有许多事物被淘汰,你是选择纠结于被淘汰的事物,还是选择为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多做一些创新呢?